原標題: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40所
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62所,超額完成年度工作目標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位于嶗山區海爾云谷片區的青島二中附屬實驗學校今年剛剛投入使用,建筑整體造型是一個象征連續、活力與生命力的無窮符號,被連接在一起的各個功能區形成舒適、自由、有趣的空間;市南區鎮江路小學是一項重建工程,俯瞰整個校園,建筑呈現簡潔的流線型,多功能的連廊、集約化的校園教育綜合體等如同生長的大樹形狀,闡釋著“百年樹人”的育人理念……在這些嶄新的校園里,布局更加優化,設施更加齊備,學生的學習和探索都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間。
沒有什么比家門口就有好學校更讓家長滿意的。
持續強化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力度,推動我市教育資源擴優、提質、增量,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至2021年,我市連續四年將教育設施建設工作列入市辦實事。在累計建設中小學90所、幼兒園190所基礎上,2022年繼續把“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40所,推動完工50所;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50所”列入市辦實事項目。和往年不同,今年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建設“既抓開工,也抓收尾”。我市進一步聚焦往年已開工項目的跟蹤實施,推動在建項目盡快完工,盡早發揮社會效益。同時,首次將農村薄弱幼兒園改造工作列入市辦實事,按照“安全優先、條件改善”的原則,開展園舍加固維修、老舊裝修更新、盥洗室和廁所建設、食堂改造、活動場地改造等,消除安全隱患,改善辦園條件。
為了推進建設,市教育局實施市辦實事工作進展臺賬月報制度,適時開展區市現場督導,定期召開專題調度推進會,全面加強統籌調度力度,督促各區市按計劃穩步推進各項目建設工作。現已超額完成市辦實事年度工作目標。目前,全市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40所,推動完工72所,分別占年計劃的100%和144%;完成農村薄弱幼兒園改造62所,占年計劃的124%,全部投入使用后可提供優質學位約11.72萬個。
“媽媽,今天我們搬到大教室了!”一放學,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張戈莊中心幼兒園大三班的劉彧趙興奮地沖到媽媽懷里。“孩子班級有30多個同學,卻擠在只有3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孩子們干什么都伸展不開。據說午睡時,老師要把所有的桌椅搬出教室,才能鋪開床。”劉彧趙的媽媽聽到孩子報告的好消息,看著孩子的笑臉,感覺心里再也不“堵”了。
今年秋季學期,青島實驗初中李滄分校投入使用。在教學區一側,朱紅色立柱撐起古色古香的連廊,貫穿四棟教學樓,便于學生日常活動。教學樓間設置蘇式園林特點的水系、亭臺,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建筑,無聲地浸潤全校學生。據了解,青島市第三中學、市北區富源路小學東校區、李滄區滄海路小學改擴建項目等54所新建、改擴建學校在今年秋季新學期投入使用。寬敞明亮的教室和豐富多樣的學科教室、完善的運動場地和餐廳等設施,支撐著優質教育資源倍增計劃落地生根。
學校建設的腳步不能停。人口生育政策調整、戶籍政策改革以及城鎮化進程加快等因素帶來學位需求的擴增壓力,市民對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的期盼為學校建設帶來動力。下一步,市教育局將依托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充分利用好市辦實事督辦調度平臺,不斷增強學位供給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辦學條件,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