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軾”刷屏了 青島小學生也不示弱
國慶假期回來,清華附小的學生占據了頭條。老師布置研究論文,讓五年級的孩子們以蘇軾為主題,在假期里完成研究報告,孩子們交回來的作業足可碾壓一些大學生。連人民日報都驚呼:“厲害了,祖國的花朵! ”這個班級的小學生共完成課題研究報告23份,研究主題各有不同:《大數據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今人對蘇軾的評價和蘇軾的影響力》、《行走的蘇軾》、《唯美景與美食不可辜負》、《蘇軾的朋友圈》、《蘇軾的心情曲線》、《蘇軾的旅游品牌價值》、《蘇軾vs李白》等等。文中的論述、數據引用、分析、推論頭頭是道。同樣,在青島,小學生的水平也毫不遜色。研究大海的潮汐、研究八大關的建筑、研究在陽臺建種植園……學生們的課題雖然沒有清華附小那么高大上,但貼合生活和青島特色的話題讓孩子們很快切入,研究方法一樣高水平。
獻言升級嶗山旅游建民宿群
徐彤羽是青島市實驗小學的學生。老師提出以嶗山為主題進行研究學習,徐彤羽提出了建設嶗山民宿,把現在的嶗山一日游變成休閑度假游的辦法。 “現在嶗山的住宿除了賓館就是村民的民居,我受到廬山萬國別墅群的啟發,覺得我們在嶗山可以利用仰口依山傍水的天然條件,有計劃招標建設一組能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特色民宿群,與市區內的八大關遙相呼應,讓游客體會到融入大自然的感覺,徹底放松身心。或許多年以后這里也會成為一個萬國民宿群,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徐彤羽在文章中說。
研究海洋污染寫出48頁報告
青島同安路小學的海陸課堂對接向陽紅號科考船的隊員,學生按照科考船行進的線路,按時給隊員們發送自己整理的問題,隊員們會定期在網上課堂為學生解答。怎樣預知海上火山的爆發時間?海底漩渦是怎樣形成的?目前海洋有百分之幾已經被人類探索了?如果潮汐停止會對海洋造成什么影響?地球石油儲量還剩多少?可以預防海嘯等災難嗎?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可不是突發奇想,在這之前,他們要先做調研,在各種途徑查不到答案的才發給科考隊員。同安路小學的海洋館里,研究海水淡化的儀器、觀測潮汐的實驗,讓一批批的學生領略到了海洋的魅力。
針對海洋污染話題,長沙路四年級的學生寫出了48頁的研究性學習報告。學生們從海洋污染物分類到海洋污染特點,寫了對海洋綠潮、海洋赤潮污染等的研究。看家長用鹽讓太咸的海蜇變淡,長沙路小學的學生開始了解鹽破壞細胞結構的過程。因為用筷子不順暢,四年級的幾個學生臨時成立了“拿筷子的學問”研究小組,研究用筷子夾取食物時用力程度的影響。寫報告的過程中,孩子們已學會運用物理學、生物學的原理。
試驗種水稻受到袁隆平鼓勵
富源路小學在茶園里增設了水稻試驗田種植區域,并在袁隆平院士擔當顧問的公司的技術支持下進行家庭種植水稻的實踐活動,引領同學們通過種植水稻,學會觀察,了解大自然生態特征。在學校開辟的水稻種植區觀察水稻,在園藝師以及博士的指導下澆水、養護、收割、脫粒,記錄水稻的生長狀況。跟著專家一步步觀察,學生們學會了做觀察報告,還拓展出各種水稻秸稈用途。在和袁隆平面對面交流的時候,孩子們的思考得到了袁隆平的鼓勵。
二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課有《蠶姑娘》這篇課文,課文里講述了可愛的蠶寶寶的一生,鞍山二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便把蠶當做了研究對象。蠶除了吃桑葉還吃其它東西嗎?蠶需要喝水嗎?蠶有雄雌嗎?怎樣才能分得出來呢?學生查找養蠶的圖文資料,比較不同生長時期蠶形態的變化,親歷飼養春蠶的全過程。活動后,研究小組還制作了“蠶寶寶是這么長大的”PPT在學校“百生講壇”上和大家分享。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趙黎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