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因感情不合離婚,8歲的兒子判給了母親。離婚兩年來,父親卻拒見兒子,再沒見過父親一面的孩子,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昨天,王女士來到武漢市婦聯尋求幫助。
夫妻聚少離多離婚
今年35歲的王女士,10年前因工作關系認識了前夫張先生,兩人很快確立戀愛關系,1年后結婚?;楹蟛痪茫瑑扇擞辛诵『?,但此時,張先生經常被公司派到外地出差,照顧家庭的時間很少,這令王女士很不滿。
與此同時,王女士與婆婆關系緊張,時常發生口角。夫妻感情越來越淡的兩人兩年前離婚,兒子的監護權歸王女士。兩人離婚時,小孩已經有6歲。
兒子患上心理疾病
兩人離婚后,孩子跟隨母親王女士生活,張先生每個月會準時將撫養費打到王女士的銀行卡,但是從沒有來看過兒子。
兒子經常詢問王女士,“爸爸呢?為什么總是看不到爸爸?”王女士只能以張先生出差在外地、工作很忙等理由搪塞兒子,久而久之,兒子不再提父親,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王女士多次找到張先生溝通,希望張先生能在周末抽時間陪陪兒子,但是張先生以有新生活為由,拒不見兒子。
因為沒有父親在旁陪伴、玩耍,王女士發現兒子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愛說話,老是一個人默默地哭,一點不像同齡男孩子那樣活潑開朗。“我離婚時想的是,不想每天在家當著孩子面爭吵,給他造成傷害。希望孩子明白,即使爸爸媽媽分開了,仍然愛他。沒想到孩子父親如此不配合,居然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可以不見。”
感覺兒子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的王女士,苦苦求過張先生來看兒子,但是沒有用;王女士也跑到張先生單位交涉過,仍然沒解決問題。昨天,實在是沒轍了的王女士,來到武漢市婦聯,希望婦聯能夠幫她勸服前夫多多探望兒子,幫兒子走出心理陰影。
【婦聯支招】
市婦聯維權咨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點評:《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撫養義務不僅包括給付撫養費,還應包括對子女的探望教育等,是親權的實現方式。
本案中,張先生拒絕探望兒子,王女士可以作為兒子的法定代理人,以兒子的名義起訴張先生不履行撫養義務。
當然,法律并不是萬能的,父親發自內心給予的父愛才是孩子最渴望得到的父愛,才能給孩子帶來親情的溫暖,真正解決孩子教育、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
建議王女士主動與張先生好好進行溝通,必要時可申請基層婦聯或人民調解組織為雙方進行調解。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