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濕地國際與李滄區教體局聯合組織的2016年濕地學校網絡交流活動在李滄區書院路小學召開,來自國內10多個省市的濕地學校負責人、國內部分高校以及濕地主管部門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當天的會議,給包括青島書院路小學在內的全國19所濕地實驗學校正式授予 “濕地學校”的稱號,并頒發了證書。會上,來自日本、韓國的專家分別就各自領域的研究情況進行了分享和交流。青島書院路小學作為全國第19家“濕地學校”,也是全省目前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學校,針對新市民子女數量超70%的現狀,從2012年開始,該校便將教育目標定位于——讓每個孩子充滿愛,將“環保的種子”種在每個孩子心田。學校校長姜遠忠從教科學學科多年,在校內帶領教師大力推進海洋教育和環保教育,姜遠忠說:“大家關注了保護地球的肺——森林,保護地球的心——海洋,其實地球環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重要功能,至今甚少關注地球的腎——濕地。 ”2013年開始,書院路小學的師生先從海洋濕地入手探索發現,青島的淡水濕地資源很豐富,擁有大量的河流濕地,如大沽河濕地等,因此在課程中兼顧了海洋濕地和淡水濕地的研究。學校將濕地研究課題分解成“膠州灣濕地概況”“膠州灣濕地生物圈”“膠州灣濕地環境現狀”等數個二級主題,學校教師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二級主題,進行教學活動內容設計,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活動方案,進行活動展示等一系列研究性學習活動。為更加科學和系統的研究,學校聘請了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理系張緒良教授,講授濕地植物研究課程,帶領學生們開展濕地環境探索,還聘請了中國海洋大學劉秋明教授,教同學們采集和制作海洋標本,為后期的研究活動提供知識和技術保障。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島城濕地面積已達4萬公頃,膠州灣濕地是其中面積最大的濕地。
相關鏈接
濕地國際
濕地國際創建于1995年,是由亞洲濕地局(AWB)、國際水禽和濕地研究局(IWRB)和美洲濕地組織(WA)3個國際組織合并組成,濕地國際是一個獨立的、非贏利性的全球組織,在全球、區域和國家開展工作,致力于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濕地國際的全球和地區項目由120多個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基金會、開發機構和私人機構提供支持,項目活動分布于六大洲14個地區,在非洲、南美洲、南亞、東亞和北亞以及中歐、東歐和大洋洲設有16個辦事處和協調機構,總部設在荷蘭瓦格寧根。濕地國際是第一個通過國家林業局(原林業部)與中國政府達成諒解備忘錄而成功在中國建立辦事處的國際環境保護非政府組織。根據備忘錄精神,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于1996年9月26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辦事處成立的目的是通過引進技術和資金,提供人員培訓和技術支持,開展信息交流來促進中國和東北亞的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