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工作方式
手游測試對硬件要求不高,時間、地點上更加靈活,由此成為不少人的兼職選擇。
工作內容
手游測試員的主要職責是通過用自己的手機提前試玩新游戲,發現問題并反饋給游戲公司,以確保游戲真正上線后能有較好的用戶體驗。
工作報酬
手游測試的報酬并不算高,一個小時在10—20元。對于一些普通兼職者來說,每月的收入可能只有幾百元。
兼職人群
以成都一家從事移動應用測試的平臺企業為例,該企業在全國擁有4萬余名手游測試玩家,絕大部分都是高校大學生。
工作要求
真正的手游測試員都會告訴你:細心和責任感才是最重要的。
在游戲產業中,游戲測試員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需要在一款新游戲上線前進行試玩,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確保游戲在真正開放后能夠正常運行。曾經,這份工作在外界看來是令人羨慕的:玩游戲就能領工資,還能提早接觸最新游戲。不過近幾年,大家開始逐漸了解到這一行的另一面:工作內容單調乏味、收入也不高。2014年以來,隨著國內手游的爆發式發展,針對手機游戲的測試員成為新崛起的龐大群體。與傳統PC游戲測試相比,手游測試對硬件要求不高,時間、地點上更加靈活,由此成為不少人的兼職選擇。
據了解,一家測試平臺的兼職手游測試員可達數萬人,而一次手游測試,最多可以有數千名測試員參與。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走近幾名從事手游測試兼職的玩家,了解他們在手機游戲中的“捉蟲”經歷。
案例 不到2年測試400多款手游
今年20歲的張翔在成都某高校讀大三,從2014年底開始擔任兼職手游測試員,至今已經參與測試過400多款手機游戲。“我從小就對游戲感興趣,平時也在玩手游,所以當初一看到這個兼職就覺得挺適合自己。”
作為手游測試員,張翔的手機里常常能看到一些還沒面市的新手游。最多時,他的手機里同時裝了4款待測試的新手游。“周圍的朋友叫我‘手游小王子’。”張翔介紹,手游測試員的主要職責是通過用自己的手機提前試玩新游戲,發現問題并反饋給游戲公司,以確保游戲真正上線后能有較好的用戶體驗。測試內容包括服務器承受力、手機兼容性、游戲隱藏BUG等。
幾天前,張翔剛參與了一款熱播劇同名手游的“壓力測試”,即由多名測試員在約定時間內同時上線運行游戲,以模仿游戲上線后真實玩家對服務器的沖擊,幫助開發者提前做好服務器的準備工作。而這也是當下手游的主要測試內容之一。
捉蟲 發現的BUG千奇百怪
要說手游測試中最需要花心思的,可能就是如何發現隱藏BUG了,這往往需要測試員們腦洞大開,努力嘗試各種玩法與狀況。
21歲的周慶川從事了2年的手游測試。他回憶,有一次BUG的發現,完全就是因為自己“突發奇想”。“當時我試玩好一款手游正準備下線,突然想能不能在電腦上用模擬器打開再玩一玩,結果我剛剛打開模擬器,服務器就崩潰了,所有玩家全部掉線。”也由此,周慶川才發現了這款游戲的新BUG。
張翔表示,在手游測試中為了發現BUG,測試員需要盡量去嘗試游戲中的各種功能,包括打怪、升級、支付等。也正是在這些嘗試中,他發現了一款日漫風格的格斗類游戲存在“買了物品不扣貨幣”的BUG,有時點擊一個功能還會彈出另一個功能。
在一些高級測試中,測試員還需要對一款手游給出主觀評價,包括這款游戲是否好玩、畫風和音樂如何、題材是否吸引人等。今年3月,張翔就曾與其他測試員一起,為一款即將上線的戰術競技游戲提出了改名建議。“我們覺得原來的名字太普通,就結合當時的一部熱門電影給它起了個新名字,后來游戲上線時采用了我們的建議。”
報酬 一小時報酬10—20元
跟傳統PC端游戲測試相比,手游測試要靈活許多,只要有一部手機,在任何地方都能夠進行測試,時間也可以自己安排,一天花上一兩個小時足矣。也因此,手游測試近年成為頗受高校學生青睞的兼職方式。以成都一家從事移動應用測試的平臺企業為例,該企業在全國擁有4萬余名手游測試玩家,絕大部分都是高校大學生。
據了解,手游測試的報酬并不算高,一個小時在10—20元。對于一些普通兼職者來說,每月的收入可能只有幾百元。不過,也有一些專職的手游測試員同時配備了10幾部手機,這樣下來,一個小時的測試收入能達到上百元,月收入也能有七八千元。“不過,這樣的人畢竟在少數。”張翔說,對大部分兼職做手游測試的在校學生來說,是沒有財力,也沒有精力去做這種事的。
測試 責任心比游戲水平更重要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要成為一名手游測試員,首先一定要是游戲高手才行。但真正的手游測試員都會告訴你:細心和責任感才是最重要的。“你要能夠按標準完成游戲公司的要求,是不是游戲高手并不重要,我也曾經碰到過完全不懂游戲的女生來做這個兼職。”除了在測試過程中的細心負責,手游測試員還應該有保密意識。張翔說,很多手游在上線前一兩個月就會拿來測試了,“測試員會接到游戲公司傳來的游戲安裝包,而這些資料肯定是不能外傳的。”
張翔說,這份工作其實并沒有看上去那么有趣,“你需要遵照游戲公司的要求去玩游戲,碰到即使自己不喜歡的游戲,也要堅持玩下去。”在這個過程中,測試員需要重復做一些操作,有時甚至比較枯燥。他笑言,在做測試員后,他已經很少主動玩手游了,因為在測試中接觸的游戲太多,什么類型都見過了,反而就失去了興趣,“我們曾經開玩笑說,如果有誰是手游重度愛好者,來做這個保證要不了多久就戒手游了。”
殘酷現實:學不到新知識
當一份愛好與工作摻雜在一起的時候,往往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沖擊,昔日充滿吸引力的畫面也顯得不那么可愛了,如果不是真心愛好游戲,很多試玩員是無法承受這份落差的。
對于想要選擇游戲試玩員這個職業的年輕人,手游測試員劉杰提出了他的意見:“試玩的過程應該算是游戲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只是職業試玩的前景不太好,畢竟需要試玩的目的就是在于幫助提出一些客觀的意見,發現一些在開發過程中當局者迷的問題。提供一些主觀的意見,所以還是要看職業試玩到底能做到多職業,青年人不要對游戲測試這個行業抱太大希望,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畢竟這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單純的游戲。”
成都某家手游公司測試員小羅說,工作的魅力之一是能夠學習新知,然而游戲測試員卻沒有這么幸運。游戲測試員只能反覆測試游戲加上寫報告,完全沒有學習知識的機會,更不可能從中攫取智慧(除非你把寫報告培養鍛煉表達能力這點算進去)。說難聽一點,想從游戲測試中學到知識,就和緣木求魚一樣癡人說夢。(天府早報記者陳俊)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