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山東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正式出臺。這意味著我省構建起“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實踐課程”四位一體的中小學德育實施體系,歸綱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語文、數學、外語等14門課程的德育目標、德育范疇,達到全科育人。
在發布會上,省教育廳廳長左敏說,當下中小學德育課和不同程度地 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各學段德育目標定位不夠清晰,課程內容 重復倒置,層次性和完整性都有不足;二是內容抽象化,與學生生活實際 貼得不緊,缺乏針對性和感染力;三是教育的整體育德功能沒有充分發揮 。重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學科的主渠 道作用,相對淡化了其他學科的德育功能;重視德育理論與知識的傳授, 忽視了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培養等。
我省出臺《指導綱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一體化設計 小學、初中、高中的上述四門課程,針對性地規劃各學段德育課程的目標 、內容、教學方式和評價方法,構建符合不同學段依次遞進、銜接有序的 德育課程體系。《指導綱要》包括“德育課程指導綱要”、“學科德育指 導綱要”(包括14個學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導綱要”和“實踐活 動德育指導綱要”四部分。《指導綱要》提煉包括語、數、外等14門課程 中蘊含的德育元素,根據課程屬性,歸納每門課程的德育目標、德育范疇 ,突出課程的德育特點,強調課程核心素養與德育的有效契合,強化每門 課程的育人功能,達到全科育人的目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實施指 導綱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融入教育教學和學生生活,突出齊魯優 秀文化的豐富內涵,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人格教化方面的積極作用,培養 學生根置于傳統文化深厚土壤的高尚情操,實現弘揚傳統美德和培育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實踐活動德育實施指導綱要”對中小學生 實踐活動進行了系列化設計,歸納了12個類型的活動形式,目的是強化實 踐活動在學校德育方面的重要載體作用,發揮實踐活動在拓展德育空間, 創新德育方法,豐富德育內容,提高德育實效等方面獨特的優勢。
另悉,省教育廳還將建立對地方和學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評價機制,評 價結果作為衡量地方和學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據,全面落實教師教書 育人“一崗雙責”制度,教師德育工作和教學工作實行同步考核,建立以 學生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并重的學生品德評價機制,將評價結果納入學生 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半島記者 魏海洋)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