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省教育廳下發新版《山東省學校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和有關預警措施進行了調整,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要根據污染天氣預警級別采取相應的措施。記者注意到,新方案將污染天氣預警級別由原來的三個等級調整到了四個等級,增加了藍色預警。
新方案規定,污染天氣預警級別分為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四個級別。
藍色預警(Ⅳ級):預測未來1天及以上發生重污染天氣(200
黃色預警(Ⅲ級):當預測連續3天及以上發生重度污染天氣時(200
橙色預警(Ⅱ級):當預測連續3天及以上發生嚴重污染天氣時(300
紅色預警(Ⅰ級):當預測1天及以上發生嚴重污染天氣時(AQI=500),發布紅色預警。各學校停止所有大型戶外活動;中小學、幼兒園應當暫時停課。在暫時停課前,各學校要指導學生科學安排自學計劃,適當布置自學內容,可以安排網上學習或電話輔導。有留校學生的學校,學校應當全天開放圖書館、運動館等室內活動場所,安排組織好在校住宿學生室內活動,要安排專人負責安排好學生日?;顒?,待天氣好轉后另行安排時間補課。
按照要求,學校應把對學生預防重污染天氣的教育與學校的健康教育課相結合,通過系統的知識講解加深學生對污染天氣危害的認識及常見預防方法。另外規定,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讓學生養成冬季戶外戴口罩的習慣,不在霧霾等污染天氣下運動,避免到人多空氣流通不暢的地方,外出歸來要及時清洗臉部及裸露皮膚,也可使用清水沖洗鼻腔。當出現咳嗽痰多、咽喉疼痛、呼吸道不暢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
(半島記者 魏海洋)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