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深秋下的八大關,數十名大學生志愿者在人流中募捐,呼吁人們關注貧困地區小學生。昨日,島城3所高校社團正式啟動 “善行100·愛心包裹溫暖行動”,該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活動持續7周。接下來近兩個月時間內,島城將有2000多名大學生來到街頭、景點和商超等場所,鼓勵愛心人士為貧困地區小學生冬季送溫暖。
3校出動近20支“小分隊”
“我們是青島科技大學的學生,這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公益活動……”昨日中午,八大關景區海水浴場附近,志愿者呂穆楷和鄭召可走到兩名正在散步的市民身邊,一邊拿出學生證,一邊向他們介紹 “善行100·愛心包裹溫暖行動”。兩名市民了解詳情后,爽快地從錢包中取出100元現金,塞進了募捐箱。
青島科技大學自強社負責人徐陽告訴記者,今年青島地區有近20個募集點。除了八大關,還有臺東步行街、寧夏路大潤發、青西新區家佳源等場所,每個募集點都有一支志愿者“小分隊”。“我們每周末都要組織志愿者出來募捐,活動要持續四周。”徐陽說。他介紹,自2012年以來,3所高校在該項目中共出動5000多人次,募捐金額達到55萬多元,為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去了5500多個愛心包裹。
今年青島市中國海洋大學大學生自強社、山東科技大學自強社、青島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共同參加了該項目,3所高校志愿者達到2000多名。
你的善意會有“回音”
“謝謝你,你的愛心包裹我收到了。我要好好學習,祝您工作順利!”昨日在募捐現場,志愿者手中有一張去年收到的“回音卡”。“回音卡”上,受贈小學生黨彩霞用稚嫩的字跡表達了謝意。
中國扶貧基金會項目官員顏俊玲介紹,現在很多貧困地區,冬季缺少棉衣和鞋子,孩子們非常受苦,因此今年發起了旨在關愛小學生的“2015善行100·愛心包裹溫暖行動”。與一般捐助活動不同,該項目募得善款將以“愛心包裹”的形式發放到受捐助小學生手中,包裹包括帶有羽絨服等御寒物資的溫暖包,以及內容豐富實用的文具包、美術包、體育包。捐助者可一對一捐助,獲得捐贈憑據,并且收到受助學生的 “回音卡”。“如果是定向捐助,捐助者可以從網上查詢捐贈資金流向,還可以收到受助小學生親自回復的感謝卡。”她呼吁,如果您在街頭、景點、商場遇見這些志愿者,請獻上一份愛心,溫暖孩子們的冬天。 (記者 胡明山 攝影報道)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