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后,一個班50來個學生,有4個名字中的字不認識。英語老師犯了難,求助于語文老師,但仍有兩個字不認識;開校語文老師想點名,發現有學生的名字喊不出來。最后兩人通過查字典,才搞清楚。
眉山多所學校相繼開學,但學生們名字中的生僻字越來越多,好些字連老師都不認識。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含生僻字的名字,好些是學生家長請算命先生等取的。
四川研究民俗多年的文化學者張志海對算命取名的生僻名字現象指出,“此風不可長,不建議用生僻字。”
9月初,眉山一中學老師莫老師班上又迎來了一批新生,拿到學生花名冊后,從事英語教學的莫老師發現,50多人的班上有4個學生的名字平時很少見,叫不上來。
莫老師找到了班級所在的語文老師,一番提醒后,有2個學生的名字被認出,但有兩個學生的名字,就連語文老師都叫不上來。
學生“任洨慧”中間的“洨”字是不是讀“jiao”?學生“黃珂懋”的“懋”字怎么讀?不好意思當面問學生的莫老師回家吃完飯后,翻起了新華字典,“懋”字很快被查到音為“mào”,但“洨”字查了十多分鐘也沒能在“jiao”音里面找到。
“是不是不念jiao?”得知莫老師有困難,一家人圍了過來商量,但很快被莫老師否決。“從偏旁來看,這個字多半讀jiao。”考慮到新華字典上收錄的漢字有限,莫老師又搬出了康熙字典,但仍未在“jiao”音里面找到“洨”字。
最后,莫老師用偏旁一查,果然,“洨”的讀音為“xiáo”,念二聲,意為“古水名。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一帶。一說即今沱河。”
學生們的名字里,生僻字越來越多,這不是從教十余年莫老師一人的感受。
相比尚未和學生見面的莫老師,原本準備點名的語文老師趙老師因為不認識學生的名字,幾乎當場尷尬。
趙老師班上有名女生名叫“劉翾翯”,作為班主任,第一次上課他原本想點名,但眼光一掃,花名冊上的“劉翾翯”三個字就有兩個字不認識,點名只得作罷。
找了個借口回到辦公室后,趙老師連忙翻出字典一查,知道“翾翯”讀音為“xuānhè”后,他才背著手慢悠悠地回到教室里,開始了點名,念出劉翾翯的名字時,站起來示意的劉翾翯給趙老師投來了敬佩的眼光:老師,我的名字你是第一個一下子就讀正確的。
“你的名字取得好,希望你人如其名:展翅飛翔,做人高潔。”說這話時趙老師明顯感覺自己底氣不足:這兩個字,自己兩分鐘之前才認識。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