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房地產庫存,是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任務之一。山東通過激活釋放有效需求,調控優化供給,降低購房成本等措施,積極消化房地產庫存。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去庫存,乳山瞄準了養老地產。樓盤引入養老、醫療元素,東方國際養生園眼下就很搶手。
北京退休教師梁麗民告訴記者:“我2013年到的這,到這之后幾乎就沒怎么回過北京,解決了我們好多后顧之憂,提供很多方便。”
目前,乳山市已有20個樓盤轉做養老地產,帶起一個養生養老產業鏈。
乳山市濱海新區投資發展局局長于志剛表示:“聚集起大量的勞動力以及服務人員到我們的區域來發展,有效提高我們區域的人氣,降低原有房地產的空置率。”
居住地產比重偏大、庫存偏高,是山東房地產業的短板。截至2015年12月底,全省已竣工商品房待售面積4277萬平方米,占全國總量的6%,去庫存周期縮短至22個月。
山東大學房產研究中心主任李鐵崗認為:“從短期來看,我們現在的供給是大于需求的,但從長期來看,我們的供給還是小于需求的。”
為化解庫存,山東從供需兩端發力,一方面引導房地產業向旅游、養老等多元轉變,一方面密集出臺多項政策,刺激釋放有效需求。取消限購措施、降低首付比例、擴大公積金提取范圍、減免降低企業部分稅費、商家降價讓利,一系列組合拳讓樓市逐步回暖。
據銀豐地產集團銀豐唐郡項目副總經理李翔宇介紹:“政策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目前數據顯現來看,2014年唐郡這個項目賣了6多個億元,2015年增長了40%多,達到了10.8億元。”
多重政策利好下,從去年5月份開始,山東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雙雙止跌回升,并連續8個月銷售面積月均超過1000萬平米。2015年全年銷售新建商品房97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
山東省住建廳房產處處長張國強表示:“下一步,吸引外來務工人員購房入戶,打通保障房與商品房的通道,科學調控商品房及用地供應,繼續積極化解房地產庫存。”(山東臺王希李俊峰鄧杰威海臺濟南臺)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