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份全市各類房屋施工面積8105.6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1097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5.9%和13%;房屋銷售面積510.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3%,住宅銷售面積45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6%……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委獲悉,在今年以來的多項舉措推動下,我市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
免征配件費40余項目受益
記者采訪獲悉,為增強產業發展活力,將商品房項目配套費征收環節后移,由原先在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前繳納配套費,調整為開工后繳納。通過商品房項目配套費征收環節后移,目前已累計為40多個項目辦理了配套費調整征收環節手續,累計緩繳金額達12億元,同時,對公益性建設項目和民生工程累計減免配套費1.7億元,有效地緩解了企業前期資金壓力,加快了項目開發建設進度。
此外,為鼓勵企業自主開發適銷對路的住房產品,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不再受90平方米以下戶型必須達到70%以上的限制。同時對在建商品住房項目也取消了這一限制,在不改變用地性質和容積率等必要規劃條件的前提下,房地產開發企業可對不適應市場需求的住房戶型作出調整,以滿足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同時,市城鄉建設委通過引導和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庫存的工業、商務地產調整為“創客空間(會議室+實驗室+茶社或咖啡屋+辦公間)”,為小微企業、自由職業者、創業者提供條件便利、質優價廉的工作生活場所,積極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力我市打造成為“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同時也支持企業積極迎合我市發展戰略,實現調結構、轉方式,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1~7月住宅銷售457.3萬平方米
為了幫助開發企業銷庫存,市城鄉建設委積極配合國家開發銀行青島分行,取消了棚戶區改造項目貨幣補償不得高40%的融資限制條件,允許根據項目實際采取靈活的補償政策,鼓勵居民選擇貨幣補償方式。同時將存量商品住房納入棚戶區改造安置房源,有效促進了我市房地產市場存量的消化。還搭建平臺促消費,舉辦“2015青島房地產業博覽會”,組織了60多家企業,上百個項目參展。
受益于主城區棚戶區改造安置補償政策調整以及房產新政等因素影響,1~7月份全市各類房屋施工面積8105.6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1097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5.9%和13%;房屋銷售面積510.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3%,住宅銷售面積45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6%。
同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563.4億元,實現地稅收入124.05億元,占全市地稅收入的28.1%。上半年全市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184.31億元,同比增長11.5%,高于其他產業,較全市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高3.7個百分點。
獲得棚改融資505億元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停車場建設也成為影響房地產開發項目品質的重要因素。為此,按照向地下空間要效益的思路,我市從2014年10月起,對建設項目的地下面積全部免征配套費,鼓勵社會資本積極投入地下空間建設,如:華潤萬象城地下面積38萬平方米,建設了7層停車場,共建有近7000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項目周邊停車難問題。此舉以緩解我市土地資源緊張和停車場建設壓力,完善城市功能,減少環境污染。同時,既減輕了企業負擔,又完善了城市功能,促進了我市房地產業的發展。
同時,市城鄉建設委加快棚戶區改造,為房地產業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近年來累計啟動改造棚戶區6.2萬戶,已建成安置房源6.8萬套,其中2015年承擔國家、省棚改任務36393戶,已啟動改造3.3萬戶,市辦實事棚戶區計劃啟動1.5萬戶,已啟動改造9821戶。為解決棚改資金問題,市城鄉建設委采取了“融、補、返、免、投”五項舉措,已獲得金融機構融資505億元,已實際使用144億元。(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葛均艷)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