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27日訊 在醫療領域,腎臟嗜鉻細胞瘤手術難度極高,既考驗醫生的專業技術,又對團隊協作能力提出嚴苛要求。近日,平度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與麻醉科緊密配合,成功完成一例大體積嗜鉻細胞瘤手術,為患者解除了病痛。
嗜鉻細胞瘤是一種源自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的罕見腫瘤。別看它發病率不高,危害卻不容小覷。患者一旦患上,血壓就會像坐過山車,要么劇烈波動,要么持續居高不下,而且很難控制。要是治療不及時,還極易引發嚴重的心腦血管并發癥,生命安全受到極大威脅。更麻煩的是,手術過程中,瘤體受到刺激會釋放大量兒茶酚胺進入血液,導致患者血壓瞬間大幅波動,稍有不慎就會危及生命。
49歲的陳先生在健康查體時,發現左腎區有異常。他趕忙來到平度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做進一步檢查。通過腎上腺強化CT,發現他左側腎上腺有腫塊,但性質待定,不排除嗜鉻細胞瘤的可能。經過一系列檢查,專家團隊高度懷疑陳先生患的就是左側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并建議他入院手術治療。
手術前,泌尿外科和麻醉科的醫生們針對陳先生的病例展開深入討論。兩個團隊全面評估了陳先生的身體狀況,借助先進的醫學影像技術及豐富的臨床經驗,確定了腫瘤的位置、大小以及與周邊組織的關系,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手術方案,決定行腹腔鏡下嗜鉻細胞瘤切除術。麻醉科專家更是認真研究陳先生的各項身體指標,把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復雜狀況都考慮周全,精心制定了個性化的麻醉方案。從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到精確把控劑量,每個細節都反復斟酌,只為確保陳先生在手術時安全、舒適。
手術當天,陳先生被推進手術室后,麻醉科醫生于洋迅速進行橈動脈穿刺監測血壓,同時進行中心靜脈穿刺監測中心靜脈壓。手術一開始,最大的難題出現了——血壓波動。腎臟嗜鉻細胞瘤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手術刺激很容易引發血壓急劇升降,稍有差錯,患者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面對這一嚴峻考驗,泌尿外科醫生展現出精湛的專業技術和沉穩的心理素質。手術由趙金碧主治醫師主刀,丁文彬副主任指導,在陳先生腰部做了三個1至2厘米小切口后,置入腹腔鏡設備,趙醫生小心翼翼地游離腫瘤,成功避開腫瘤包膜破損以及周圍血管、臟器的損傷,盡量減少對瘤體的刺激,一旦刺激到瘤體,就及時與麻醉醫生溝通。麻醉科醫生于洋則全神貫注地盯著各項生命體征監測數據,只要血壓出現波動,便迅速、精準地調整麻醉深度,合理運用血管活性藥物,全力維持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定。最終,在兩個科室的緊密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腫瘤被完整切除。術后病理檢查結果證實,該腫瘤為(左腎上腺)嗜鉻細胞瘤。
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創傷小、切口小、疼痛輕、恢復快,已經成為外科手術的首選。陳先生術后幾乎沒有疼痛不適,恢復狀況良好,他和家人對治療效果十分滿意。這次手術的成功,不僅彰顯了平度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與麻醉科團隊的高超醫術和默契協作,也為更多類似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趙彥閱)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