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3日訊 “同學們,你們了解耳朵的結構嗎?”“知道為什么把3月3日設為全國愛耳日嗎?” “知道哪些行為會傷害到我們的耳朵嗎?”3月3日,青島市即墨區第三實驗小學惠欣路分校學生正在聆聽即墨區通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即墨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普及愛耳護耳知識。
3月3日是第二十六個全國愛耳日。主題為“健康聆聽 無礙溝通”。結合“愛耳日”主題,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聯合即墨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醫生走進即墨區第三實驗小學惠欣路分校,開展“愛耳日”義診宣教活動,宣傳愛耳護耳知識,幫助小學生從小養成愛耳護耳好習慣,增強愛耳護耳意識。
課堂上,即墨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張學勇向同學們講述了“愛耳日”的來歷,利用耳朵模型生動地向孩子們介紹了耳朵的結構和功能、噪聲對聽力的影響,耐心細致地講解了健康用耳、保護聽力健康的方法和常識,并教育同學們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護好自己的耳朵,增強愛耳護耳意識。帶領同學們學習“五步愛耳操”,同學們在醫護人員的示范引導下,認真學習提拉耳尖、按摩耳輪、下拉耳垂、按壓耳蝸、上下推耳根等動作,每個分解動作都做得認真到位。
張學勇以PPT的形式介紹什么樣的不良生活習慣會讓耳朵受損,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怎樣保護耳朵,還帶了耳朵的模型到現場,使師生們更能直觀地了解耳朵的結構,在場的學生聽得津津樂道。“不要在很吵的環境里用耳機,你會被動地提高音量,會損傷聽力。”張學勇醫生提醒同學們,耳機、耳塞用太久,或者娛樂場所的功放設備音量太大都會損傷聽力,呼吁同學們謹慎用耳。
“我以前只知道眼保健操,沒想到還有耳保健操。聽力受損后的世界太可怕了,我一定會保護好耳朵。”即墨區第三實驗小學惠欣路分校學生劉奕辰說,他會和家長分享保護耳朵知識。“我還知道了不要隨便掏耳朵,因為耳朵會自我清潔。”學生隋紫萱說。
“洗澡的時候別讓耳朵進了水,遇到巨大聲響時張大嘴巴以免震破鼓膜……”醫務人員用生動淺顯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解耳部的構造、功能,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保護好耳朵,并為孩子們進行耳鼻喉的醫學檢查。
學生隋紫萱告訴記者,“通過了愛耳日的活動,了解了耳朵的構造,明白了挖耳、噪音、不合理飲食等給耳朵帶來的巨大損害,并且學習了保護耳朵的方法,從現在開始我要改變過去不良的用耳習慣,保護好聽力。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我們要科學用耳,保護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位同學說,“這樣的活動既有益又有趣,回家后還要把這些知識告訴爺爺奶奶,讓他們也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課堂上,即墨區人民醫院的醫生們為同學們進行了聽力檢查,圍繞今年“愛耳日”的主題向學生們講解愛耳護耳保健科學知識,并提醒同學們要積極養成用耳護耳的良好習慣,讓學生了解愛護耳朵,保護聽力的科學方法,提高愛耳護耳意識,遠離一切對聽力造成傷害的不利因素。張學勇說:“愛耳日里讓孩子們了解愛耳日,關注耳朵健康,培養好孩子們愛護耳朵的習慣,同時給孩子們講解耳朵的結構,讓孩子們明白愛護耳朵的重要性。”
即墨區第三實驗小學惠欣路分校教師王輝表示,通過愛耳日各項活動的開展,大力宣傳普及了保護聽力健康的科學知識,使更多的孩子了解愛護耳朵,從而健康茁壯成長。
“我國古人把‘耳聰目明’總結為頭腦清楚,目光敏銳,可見良好的視力、聽力是我們擁有良好學習、生活能力的基本保障。因此,我們呼吁廣大師生,公交車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不要使用耳機聽音樂,睡前不要使用耳機,時刻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識、遠離一切對耳朵、聽力造成傷害的不利因素,遠離噪音、遠離傷害、保護耳朵、保護聽力。”即墨區第三實驗小學惠欣路分校校長趙桂梅表示。(張濤 谷正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