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別不當回事!男子牙疼數日,沒想到是心肌梗死……
春季天氣逐漸轉暖,但當下早晚溫差大,冷熱交替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很多人認為,只有胸疼才是心臟出了問題,其實,大部分心絞痛不是“疼”,而是表現出憋氣、壓迫感,或者說不清的難受,有些人甚至表現為“一過性”的牙疼。
牙齒隱隱作痛
禍因竟在心臟
2024年5月23日,來自貴州52歲的李先生出現牙痛并伴隨不明顯的胸痛,他以為是牙病犯了,便自行服用“甲硝唑”等消炎止痛藥,但未見好轉。不料四天后的凌晨,李先生的牙痛和胸痛突然加劇,全身冒汗,遂就醫。
醫生為其進行心電圖檢查,結果提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隨后,醫生在其狹窄血管處植入支架,李先生轉危為安。
心肌梗死(簡稱心梗)就是心臟的冠狀動脈突然被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終心肌細胞因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壞死。
為何心臟的問題與牙齒有關?
這與心臟的神經分布有關,從肚臍到牙齒,其中任何一個地方疼痛,都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放射性疼痛,牙疼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
因此,心梗早期的識別很重要。
急性心梗的癥狀與先兆
1
典型癥狀
疼痛:近70%患者表現為胸痛伴大汗。胸痛常有一種緊縮感、壓榨感、壓迫感、燒灼感,同時伴有胸憋、胸悶或有窒息感、沉重感。
持續時間長:心梗的胸痛持續時間較長,多超過20分鐘且不能自行緩解;常伴有放射痛、惡心、嘔吐、氣短、呼吸困難等。
2
5個先兆
在心梗發作前的數小時,甚至數天前,可能出現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癥狀。有人發作時也是以不典型癥狀為主,胸痛并不明顯,如:
牙痛
尤其是平時牙齒沒問題,牙齒突然酸疼,幾分鐘內又緩解了,很可能是初發心絞痛。
頸部、嗓子難受
心梗發作數天前,可能出現嗓子或頸部的不適、堵塞感,也常伴有大汗癥狀。
上肢和左肩痛
心臟缺血導致的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手臂內側、小指及無名指。
持續后背痛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會放射到后背,出現持續的后背疼痛。女性相比男性更多見。
持續上腹痛
一些心梗病人會把胸痛當成“胃痛”,感覺上腹部或肚臍周圍有壓迫感、灼燒感等。
心梗發生時如何應對?
身體出現上述征兆時要提高警惕,雖然不一定是心梗,但是建議及時前往具備多學科救治能力的正規醫院,排除急性心梗發作的可能。
若突發心梗,謹記以下急救“三步訣”:
平靜等待救援
患者應平躺,保持安靜。打開室內窗戶,讓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氣。如患者出現心臟驟停,要及時對其進行心肺復蘇。
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患者發病后的120分鐘內進行救治非常關鍵,因此應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注意??千萬不要讓患者自行前往醫院,一旦途中病情加重或猝死,則無法及時應對。
配合救治 及早手術
待醫護人員趕到,要配合好醫護人員救治,如確認是心梗應盡快手術。心梗發作時,被堵塞冠狀動脈遠端的心肌細胞會失去血液和氧氣的供應。超過20分鐘,心肌便會出現壞死。壞死面積越大,死亡率越高。
因此,應盡早開通閉塞血管,爭取挽救瀕死的心肌或縮小梗死范圍。
基礎研究證實,心肌梗死病人血管閉塞20分鐘,心肌幾乎沒有壞死,30分鐘后才開始出現壞死,6個小時后心肌壞死比例達85%~90%。
怎樣預防心梗?
戒煙限酒,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吸煙是心臟疾病的高危因素,長期吸煙會降低血管彈性。
注意飲食均衡,加強體質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規律作息,避免情緒激動,適當地緩解壓力,減少熬夜。
避免劇烈情緒波動,防止支配血管收縮的神經過度活躍。
關注天氣,做好防寒保暖。氣溫的波動,會引起血管痙攣收縮。
治療基礎疾病,積極有效地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
避免接觸過敏原,身體一旦出現過敏癥狀,炎癥介質會釋放到全身,心肌缺氧的風險會隨之上升。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心梗早期的識別很重要
黃金急救時間在2小時左右
當患者尤其是老年人
出現高度疑似心梗的癥狀
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請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