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1月15日訊 秋季已過,天氣轉涼。換季時節,晝夜溫差大,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新老疾病更容易發作。這個季節也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不少病原體“伺機而動”,埋伏好了隨時來一場“突襲”。日前,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健康提醒,警惕導致肺炎的大“Boss”——肺炎鏈球菌,目前天氣晝夜溫差大,請大家根據氣溫適當增減衣物,避免受涼,預防感冒。
什么是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又稱肺炎球菌,是一種成雙或成短鏈狀排列的細菌,有莢膜。經飛沫傳播,定植鼻咽部,平時不致病,但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如寒冷刺激、年老體弱、營養不良、患有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情況時,肺炎鏈球菌便會“趁虛而入”,引發一系列疾病。
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肺炎鏈球菌是一系列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它既可以從鼻咽部擴散到人體某些器官形成感染,如肺炎、中耳炎、鼻竇炎;也可以侵襲人體體液,引發嚴重的侵襲性疾病,如腦膜炎、菌血癥。
常見癥狀:發病前2-3周一般會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伴隨發熱、乏力、惡心、厭食等癥狀。重癥感染時可有急性呼吸窘迫、休克等癥狀。
肺炎鏈球菌的傳播方式
肺炎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如咳嗽、打噴嚏等。已經產生肺部感染的患者,體內的肺炎鏈球菌通過飛沫、氣溶膠在人群中傳播,增加其他人的感染風險。因此,秋冬季節,人員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場所成為病菌傳播的高風險區域。
易感人群:重點保護“一老一小”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每年死于肺炎球菌感染的兒童有70-100萬,已成為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在我國,肺炎球菌是我國兒童肺炎和細菌性腦膜炎的主要病原體。相當一部分兒童重癥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
有兩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特別注意。一類是2歲以下的幼兒,此時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處于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風險期。這個階段不僅易感,而且容易發生重癥,甚至導致菌血癥性肺炎、腦膜炎等侵襲性疾病。另一類是剛進入托幼機構的小朋友,剛開始接觸集體生活,孩子之間的親密接觸大大增多,集體環境更容易導致病原菌的傳播和交叉感染。
除兒童外,肺炎球菌導致的肺炎對老年人往往是致命的,死亡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除了“一老一小”外,肺炎球菌還容易“盯上”有慢性肝炎、慢性心臟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
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
疫苗接種是預防肺炎球菌性疾病最經濟、便捷、有效的方法。我國批準上市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主要有兩種:13價多糖結合疫苗(PCV13),適用于出生6周~5歲兒童;23價多糖疫苗(PPV23),適用于2歲以上人群。這兩種疫苗就是大家常說的23價和13價肺炎疫苗,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接種;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呼吸系統疾病流行期間科學佩戴口罩,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天氣適宜時,每天通風2~3次;提高自身免疫力,營養均衡,避免熬夜,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