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吸煙熬夜讓心梗“盯”上年輕人
今年5月是“膽固醇月”,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開展了疾病教育講座、并在現場測血脂和頸動脈B超等風險評估大型公益活動。
心梗可在幾分鐘奪命
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路長鴻說,心梗腦梗并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送來醫院搶救的正是四十幾歲的中年人。心梗確實是非常兇險的疾病。嚴重的心梗甚至可以在幾分鐘內就奪走人的生命。心梗的發生與壞膽固醇密切相關,血液中 “低密度膽固醇”增多,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如果斑塊正好在心臟三根主動脈血管里,一旦斑塊破裂堵塞住血管,則可以在幾分鐘內造成心肌壞死,如搶救不及時很可能死亡。其實心梗是可以預防的。居民應該定期進行血脂檢查,知曉自己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評估患病風險,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測量1次血脂。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測。 ”路長鴻介紹說,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血脂。一旦發現血脂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
路長鴻介紹,臨床上已經確定的冠心病最主要危險因素,主要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遺傳性家族史等。其中吸煙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險因素。過去,冠心病患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50-60歲?,F在,在路長鴻接診的患者中三四十歲的患者不少見,其中大多為吸煙者。接診最小年齡的患者是個不滿20歲的男性,煙齡大概有五六年,每天一到兩盒的吸煙量,長期熬夜。發病年輕化態勢中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大多都有吸煙史。
血脂中的膽固醇含量是影響冠心病發病率的一個重要因素。膽固醇分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對血管起到保護作用,數值越高越好。低密度膽固醇在正常人中最好保持在2-3mmol/L(毫摩爾每升)。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過高主要是由于人體內膽固醇的代謝出現問題,血液中的膽固醇代謝不掉。
低密度膽固醇要保持理想值
路長鴻介紹,針對不同人群,對于低密度膽固醇有著不同的要求。其中正常人常規值為3mmol/L,如果超過這個數值,可以通過合理飲食、積極運動等方式來降低數值。如果已經出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遺傳性家族史等危險因素,低密度膽固醇的理想數值為1.8mmol/L。在這種情況下,路長鴻建議最好長期服藥,保證低密度膽固醇保持理想值,這樣會大大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已經出現過心肌梗死或是做過心臟支架、搭橋,或有明顯的心絞痛,這類人群已經確診為冠心病患者。這類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一定要降到正常值1.8mmol/L以下,最好降到正常值的50%。如果已經確診為冠心病患者,要密切關注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如果后期控制不好,冠心病依舊會復發。這類人群也一定要通過服藥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吸收率,維持正常膽固醇的代謝。
(記者 王磊江 見習記者 徐小欽)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