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什么是健康城市?國家衛健委發布42項評價指標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發布《全國健康城市評價指標體系(2018版》,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42個指標體系。其中, 空氣質量、社會保障、健身活動、衛生資源、慢性病管理等與普通百姓息息相關的指標均包括在內。
健康城市的理念從何而來?據國家衛生健康委 疾控局局長毛群安介紹, 健康城市的理念是為了應對快速城市化帶來的健康新問題,推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各國的眾多城市都進行了積極探索,我國從2007年開始,在衛生城鎮創建工作的基礎上,借鑒世界衛生組織的經驗,開始試點探索健康城市建設工作。
《全國健康城市評價指標體系(2018版)》緊扣我國健康城市建設的目標和任務,目的在于指導各城市改進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健康服務,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滿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實現城市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針對現階段我國城市發展中的主要健康問題和健康影響因素,特別強調健康城市建設應當秉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實施“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堅持共建共享,發揮政府、部門、社會和個人的作用,共同應對城市化發展中的健康問題。
作為體系制定機構之一,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長寧介紹,在體系制定過程中,一方面總結了我國健康城市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借鑒了國際經驗,集合了多方智慧,力求使指標體系能夠客觀反應健康城市建設情況,推動全國工作的科學開展。
在指標設置中,兼顧科學性和可行性,既考慮指標的相關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可獲得性,也考慮了指標的敏感性、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可重復性。可以說每一個指標都經過了反復比對,力爭用最適宜的指標客觀的反映每個領域的建設情況,力爭用最少的指標高效反映每個城市的綜合水平。
在指標數據的分析上,構建了健康城市指數,實現城市間的橫向比較和城市自身的縱向比較。此外,還根據2016年評價的經驗,將在2018年的評價中改進健康城市指數的構建方式,設置標準值,以便更加直觀客觀的衡量健康城市的發展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全國的指標體系是考慮了全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的國情來制定的,所以專家們認為這些指標是我們各地健康城市建設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李長寧表示,“所以各地在開展工作的時候,一方面要按照這些指標開展工作,另一方面要結合各個城市的特點,著力解決當地突出的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來整體推進健康城市的建設。”
指標體系共包括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文化和健康人群共計5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42個指標體系。其中空氣質量、社會保障、健身活動、衛生資源、慢性病管理等與普通百姓息息相關的指標都包括在內。毛群安認為,這個指標體系能夠比較客觀的反映各地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總體進展情況。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委托第三方的專業機構,運用健康城市的指標體系每年對全國所有的國家衛生城市開展評價工作,構建健康城市的指數,分析評價各城市健康城市建設的工作進展,促進各地及時發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不斷改進健康城市建設的工作質量,推動健康城市建設良性發展。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