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老,請按“青島標準”來
我市養老服務有了多項標準規范。昨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為推進青島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完善養老服務業地方標準體系,今年,我市密集編制出臺了《青島市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標準》《青島市養老機構安全管理規范》《青島市日間照料中心服務規范》《青島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等級評定標準》等多項養老服務類的規范文件,讓我市各項養老服務實施有章可循。
日間照料提出短期托養服務
《青島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服務規范》提出了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服務的內容和要求,規定了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的服務項目、服務要求、服務管理、設施設備、服務監督、評價與改進。
《規范》明確了服務對象為兩大類:政府購買服務對象符合政府相關政策并由政府支付居家養老服務費用的戶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60歲以上“三無”老年人、特殊群體的老年人;自費購買服務對象有服務需求且自費選擇日間照料中心服務的老年人。
所謂社區養老服務就是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資源,為60歲以上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具體服務內容包含了17項,分別為咨詢、評估、日托、短期托養、助餐、助潔、助浴、陪伴、心理慰籍、代辦、助醫、康復保健、文化娛樂、教育培訓、交通、維修、志愿者服務等,并明確了具體服務內容和要求。
引人注意的是,短期托養服務的提出,就是要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短期住宿式養老服務。除了要滿足日托服務的基本要求外,還有這些要求:工作人員夜間值班并定時巡邏,做到隨叫隨到;夜間有值班的醫護人員或與周邊醫院建立綠色急診通道,確保老人突發疾病能得到及時救治;協助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穿衣、洗漱。
老年人自理能力分為4個等級
《青島市社會福利機構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規范》規定了社會福利機構開展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的組織方式、評估內容、方法以及自理能力等級劃分標準和評估結果的使用。本標準適用于社會福利機構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公辦養老機構和殘疾人托養機構可參照本規范執行。
據悉,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為動態評估。本規范將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分為首次評估、持續評估和復核評估。自理能力評估分為四個部分:即日常生活評估、精神狀態評估、感知覺與溝通評估、社會參與評估。綜合日常生活活動、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社會參與這4個一級指標的分級,將老年人能力劃分為4個等級,分別為能力完好、輕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
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有具體要求
《青島市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標準》規定了養老機構服務要求、服務內容、質量控制以及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記者注意到,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務方面,規范可謂細致入微,服務范圍包括老人個人清潔衛生、穿衣、修飾、飲食、如廁、口腔清潔、皮膚清潔護理、壓瘡預防、便溺護理等。
同時,《標準》對臨終關懷服務提出具體要求,臨終關懷應滿足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減少老人痛苦及對死亡的恐懼;應具備相應的環境、必要的設施設備和臨終關懷的服務流程、須知或注意事項;應與相關第三方簽訂服務合同,明確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以及其他需要明確的事項;幫助老人記錄臨終遺言,協助老人完成遺體捐獻等法律事務;尊重臨終老人民族風俗及宗教信仰;提供臨終關懷服務應當與相關第三方保持溝通;提供服務完成率100%,相關第三方滿意率≥80%。
記者 吳帥 通訊員 宋培廷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