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強化校園食安防控,推行學生小飯桌“微管理”
2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到2020年,全省食品安全水平、產業發展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要求相適應,將山東建設成為全國食品最安全地區之一,努力打造食品安全放心省。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省以“食安山東”建設為統領,堅持嚴字當頭,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著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助推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嚴打違規使用農獸藥
推行農業良好生產規范,推廣生產記錄臺賬制度,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使用規定。深入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大力推行農資連鎖經營,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積極探索推行植物病蟲害、動物疫病統防統治專業化服務。開展農獸藥殘留超標治理、畜禽水產品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禁超限量使用農獸藥、非法添加、濫用抗生素等違法違規行為。
開展“清潔廚房”行動
在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大力推行“明廚亮灶”工程,將養老機構、機關、企業、社會組織等單位的食堂納入實施范圍,不斷擴大覆蓋面。深入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繼續開展“尋找笑臉就餐”活動。推行色標管理,鼓勵開展白手套、白毛巾、白口罩“三白”行動,提升廚房衛生管理水平。
推行學生小飯桌“微管理”
強化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學校月度自查和監管部門季度檢查、飛行檢查、督導檢查等學校食堂(含幼兒園)“四查”制度。加強校園食品安全風險源頭控制,推動大宗物品統一集中采購,鼓勵專業公司參與學校食堂管理。定期開展學校食堂開放日活動,組織家長評議。開展“品牌食品進校園”活動,引導學生養成科學合理膳食習慣。實施學生小飯桌動態登記公示和星級管理,逐步推行“微管理”,方便學生家長選擇和監督。
狠抓網絡訂餐和單位窗口安全
將食品安全納入旅游景區和交通場所綜合治理范圍。嚴格許可審查,強化日常檢查,監督景區及交通場所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著力提升景區及其周邊和鐵路、機場、車站、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重點加強網絡訂餐監管,網絡餐飲服務應具有實體店鋪并嚴格遵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送餐人員保持個人衛生并持有健康證明,送餐容器無毒、清潔,符合衛生標準。
打擊農村“三無”食品銷售
以農村群眾日常消費食品、兒童食品以及民俗食品、地方特色食品等為重點,針對銷售標簽標識不規范、超保質期、商標侵權和仿冒食品等違法行為,加大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將農村集市、廟會等臨時性集中消費場所及農村聚餐、農家樂等納入管理范圍。加強對農村食品供貨商的監管,嚴格食品經營許可。嚴厲打擊銷售“三無”食品行為。
推進“食安山東”品牌建設
以“安全、健康、口碑”為核心,“點線面”結合、立體化推進“食安山東”品牌建設和“齊魯靈秀地、品牌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全產業鏈培育放心品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市、縣(市、區)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區)創建,整體提升山東食品品牌形象。通過持續創建和培育,帶動更多企業積極爭創品牌,形成品牌集聚效應。
[編輯:三人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