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年內,青島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可提供中醫藥服務
備受關注的《中醫藥法》已于7月1日正式實施。7月19日,青島市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透露,預期用5年時間,青島全市100%的基層醫療機構都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同時把青島建成國際中醫健康旅游度假中心。
青島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趙國磊介紹,在創新改革中醫藥政策和服務模式方面,每年市財政用于中醫事業發展的投入將不少于1000萬元,重點支持中醫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等項目。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實施全域統籌、服務規范的“送湯藥上門”服務,解決患者接受中醫藥服務過程中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推進“互聯網+中醫藥”,探索建立中醫藥服務支付平臺,允許中醫上門提供傳統診療服務,實現線上需求鏈接線下服務。
在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方面,創新實施“中醫藥+旅游”發展戰略。打造中醫藥旅游產品,遴選打造一批中醫藥養生旅游點(線),推出一批中醫藥文化特色小鎮(街區),使中醫養生保健成為醫療旅游、養生旅游、休閑旅游和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中醫藥+養老”發展戰略。建立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引導療養院開展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為主的中醫療養服務。支持中醫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的橫向聯合,啟動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養結合項目,打造全市中西醫結合老年病防治中心和健康服務業示范基地。創新實施“中醫藥+海洋”發展戰略。加強海洋藥用資源養殖和海洋藥物科普平臺建設。成立海洋藥用資源普查研究室,摸清全市海洋藥物的基本情況。依托中國海洋大學,設立完善海洋醫藥相關專業,培養一批海洋醫藥專業人才。創新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依托現有公園設施,引入中醫藥文化和健康理念,建立融健康養生知識普及、養生保健體驗、健康娛樂于一體的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在海軍青島第一療養院等建立10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創新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鼓勵醫療機構開設提供非醫療性質的養生保健部門(區域)—養生館,鼓勵社會性養生保健機構參與項目建設,納入技術指導與政策支持范圍,鼓勵中醫藥專家對養生館提供技術支持。鼓勵中藥的規范化種植(養殖)和生產加工。引導鼓勵農戶種植島城地道藥材,提升種植農戶在藥材種植和采集方面的業務能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騰騰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