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試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青島等六市試點
省人社廳消息,今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試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逐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解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員長期護理保障問題,減輕參保患者家庭的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增進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的獲得感,促進社會和諧安定。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失能人員的上升,長期護理的社會需求旺盛,家庭護理功能相對弱化。山東作為全國老齡化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高昂的護理費用讓不少家庭背上了沉重負擔,尤其是對于獨生子女家庭來說。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無疑是一大福音。
哪些人的護理費可以報銷?
根據《意見》,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和退休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納入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范圍。職工長期護理保險重點保障長期處于失能或半失能狀態的參保人員日常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等所需服務費用。
報銷比例是多少?
《意見》要求,長期護理保險待遇可按機構護理、家庭護理等不同形式、護理不同等級、提供護理服務不同方式等制定差別化的待遇保障政策,原則上規定范圍內的護理服務費用支付標準掌握在75%左右。
參保人員享受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的資格條件、支付范圍和具體支付比例,由各市確定。
哪些費用可以報銷?
《意見》規定,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資金支付協議護理服務機構和人員為參保人員提供的符合規定的長期護理服務費用,可對保障對象發生的護理服務費用進行直接補償或通過購買方式向提供服務的機構或護理人員支付費用。護理服務費用由護理保險資金和保障對象個人按比例或按定額分擔,對貧困人員可以給予適當照顧。
參保需不需要個人再繳費?
根據《意見》,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資金通過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單位補充醫保資金、個人繳費及財政補助、福彩公益金等渠道解決。其中,個人繳費不低于籌資總額的30%,個人繳費可從職工個人醫保賬戶代扣。各市要根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水平合理確定具體籌資辦法、籌資比例和籌資標準。
何時能全民享有這項權利?
先期開展試點的市(青島等六市),要按照本意見要求進一步調整完善政策措施,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其他市2017年要選擇1-2個縣啟動實施,利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全面建立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長期護理保險資金如何管理?
職工長期護理保險統籌層次原則上與職工醫療保險相一致,資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使用,執行現行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制度,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單獨管理,專款專用。
建立舉報投訴、信息披露、內部控制、欺詐防范等風險管理制度,提高監管水平。
失能和半失能的判定標準是什么?
《意見》指出,各市要建立健全對護理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協議管理和監督稽核等制度,明確服務內涵、服務標準以及質量評價等技術管理規范。建立長期護理需求認定和等級評定標準體系,制定待遇申請和資格審定及變更等管理辦法。對護理服務費用支出,探索實行總量預算控制下的復合式付費方式和結算辦法。
(記者 孫娟)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