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將超三成
“健康青島”該如何打造?在昨天召開的“全市衛生計生暨中醫藥工作會”上,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黨委書記楊錫祥給出了答案。在今年,我市推出了一攬子的計劃,比如,全面推開分級診療制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覆蓋率達到30%以上。通過推進健康青島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增強市民的“獲得感”。
會議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楊錫祥在會上透露,通過組建醫療聯合體、對口支援、醫師多點執業等方式,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和農村流動,提升基層服務能力。這樣讓患者有了進社區看病的信心,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環。
另外,我市將進一步規范醫療聯合體建設,以資源共享和人才下沉為導向,完善責、權、利清晰的區域協同服務模式,建立責任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 “進一步健全和暢通雙向轉診渠道,公立醫院門診服務人次中經基層預約或轉診的比例要達到30%以上,縣域內就診率要達到90%以上。 ”楊錫祥說。
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達30%
家庭醫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也可以讓市民能夠足不出戶,享受到社區醫療帶來的便捷。目前,我市已經開始試點,未來將如何推進呢?楊錫祥介紹,我市將完善具體方案和配套政策,推進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有機融合,優化簽約服務的方式和內容,健全收付費、考核、激勵機制以及醫保和價格政策,開展簽約服務示范點建設,全市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達到60%以上。
另外,作為配套的辦法,我市將出臺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意見,推廣鄉村醫生免費醫學生定向培養做法,繼續開展基層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落實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政策,提高在崗鄉村醫生待遇。
醫生用藥不合理將被公示
對于市民關注的藥品等話題,楊錫祥說,今年我市將優化藥品購銷秩序,積極推行“兩票制”,降低虛高價格。加強醫用耗材管理和監督,推進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網上公開交易,鼓勵采購、使用國產高值醫用耗材。 “各區市將加強基本藥物集中采購、配送、使用等環節的監管,提高基本藥物使用率;各醫療機構要落實處方點評等制度,重點加強抗生素、輔助用藥、營養性藥品的使用監管,對不合理用藥的處方醫生進行公示,并建立約談制度。 ”楊錫祥說。
據了解,去年7月1日起,我市57所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啟動,醫院收支結構得到優化。勞務性收入占比提高了8個百分點,藥占比降低了7個百分點。今年,我市將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探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快推進法人治理結構建設,落實公立醫院法人自主權;深化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進一步調動醫院和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推行日間病房減輕就醫負擔
今年我市將大力推進按病種收費、按床日收費模式。楊錫祥說,推行日間手術,并以此為突破口逐步解決門診服務醫保不報銷、住院服務過度利用等問題。完善公立醫院自主控費機制,實現門診、住院患者人均費用和醫療費用總量增幅合理下降,嚴格控制藥品占比、衛生材料占比、檢查檢驗占比,醫療服務占業務收入比重提高,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要控制在10%以內。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市醫改辦下發的2017年各項醫藥費用控制任務,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建100個國醫館100個中醫門診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市在這方面也將下大力氣。會上提出,我市將深化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十百千萬”工程,加強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建成100個國醫館、100個中醫專病 (專技)特色門診。提升中醫藥研究水平,加快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建設步伐。建設一批“高齡夫婦孕育調養指導門診”。開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工程,建設重點中醫醫院,引進國內知名中醫藥專家,建立4-6個國醫大師工作站、100個引進類知名中醫藥專家工作室,開展基層中醫師帶徒工作。在駐青高校設置中醫專業,培養傳承型中醫藥人才。實施“中醫藥+養老”發展戰略,建設10個中醫特色醫養結合基地。建立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建立10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實施養生館建設項目,鼓勵醫療機構開設養生館。啟動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養結合項目和海慈醫療集團中醫康復中心建設項目。
新增16處急救站
今年我市將完善院前急救網絡體系建設,六區新增16處院前急救站,提高院前急救服務效率。啟動新一輪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項目,每年投入財政經費3000萬元,評選出6個A類重點學科、60個B類重點學科、60個學科帶頭人和90個優秀青年人才。力爭引進高層次人才20名,招聘博士、碩士500名。組派重點學科骨干和優秀人才國(境)外培訓60人次以上,力爭國(境)外培訓率達到40%。 記者 王磊江
進一步健全和暢通雙向轉診渠道,公立醫院門診服務人次中經基層預約或轉診的比例要達到30%以上,縣域內就診率要達到90%以上。
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示范點建設,全市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達到60%以上。
優化藥品購銷秩序,積極推行“兩票制”,降低虛高價格。
大力推進按病種收費、按床日收費模式。
建成100個國醫館、100個中醫專病(專技)特色門診
經基層預約轉診占比30%以上
島城住院患者均次費用降了104元
市衛計委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網絡在線問政
早報訊 我市共有57所公立醫院參與了改革,覆蓋了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下半年,各醫院醫藥費用增幅下降了6個百分點,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下降了4.2元;住院患者均次費用降低了104元,其中人均自付費用降低228元……昨天下午,市衛生計生委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參加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就“以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為重點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有關工作”等方面問題與網友進行交流。
醫改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覆蓋
市衛生計生委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在網絡在線問政過程中,解讀了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相關政策及工作安排,重點宣傳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情況。他介紹,我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主要從推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推進運行機制改革、強化醫保政策改革、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同步推進公立中醫醫院綜合改革、構建協同發展的服務體系、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大力改善醫療衛生服務等9個方面進行綜合改革。其中,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自2012年啟動試點,2015年全面實施。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從2016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我市共有57所公立醫院參與了改革,覆蓋了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在省內率先囊括了所有省駐青、部隊、行業、大學和國有企業舉辦的醫院,并延伸到所有一級縣級公立醫院,實現了區域、機構、人群與政策的全覆蓋。
探索門診藥房從醫療機構剝離
半年以來,我市改革取得了預期成效,醫院收支結構得到優化。勞務性收入占比提高了8個百分點,藥占比降低了7個百分點,人民群眾就醫負擔逐步減輕。下半年,各醫院醫藥費用增幅下降了6個百分點,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下降了4.2元;住院患者均次費用降低了104元,其中人均自付費用降低228元。我市通過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切斷藥品收入與醫院、個人的利益關系,并將藥占比、抗生素、營養藥和輔助藥等列為重點控費項目,嚴格監管。同時,允許門診患者持醫院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完善藥品采購機制,組建采購聯合體,實行聯合帶量、帶預算采購,并適時推行藥品購銷“兩票制”,具備條件的可探索門診藥房從醫療機構剝離。
規范11930項醫療服務價格
按照“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有升有降”的原則,自2015年以來,我市分七批調整和規范了11930項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是調升了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診察費、護理費、床位費、手術費等,調降了檢查檢驗等服務價格,其中,MRI檢查降幅達到72%,為全省最低,逐步建立起了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同時,所調增價格與醫保支付改革掛鉤、同步調整,初步實現了群眾負擔總體減輕的改革目標。
(記者 黃飛)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