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實施,點燃了生育二娃的熱情,試管嬰兒成高齡媽媽的“救命稻草”。 記者郭堯 攝
成功采集到胚胎胚胎冷凍
山東中醫藥大學二附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聞姬為患者植入胚胎
醫生使用胚胎動態觀察系統監測胚胎生長發育情況
許愿墻上,貼著一個個母親的心愿。本版照片均由記者郭堯 攝
“麻醉取卵時,我做了個夢,夢見自己終于有了孩子。”孫青(化名)是一名試管嬰兒的媽媽,如今她夢已成真,之前因長期無子所經歷的煎熬也已變得云淡風輕。
全面二孩放開近一年,更多女性踏上了試管嬰兒的“征程”,醫院輔助生殖門診量隨之成倍增長。近日,記者走近這些“試管嬰兒媽媽”,感受她們求子背后的焦急和艱辛。
她:兩次踏上試管嬰兒“征程”
試管嬰兒失敗后丈夫和她離婚,再婚后又踏進醫院大門
山大附屬生殖醫院副院長盛燕已養成了在白大褂口袋里放上幾張紙巾的習慣。從醫20多年來,常有求醫者抽泣不止。她看到了太多的眼淚,所以這種問診經常始于陌生人間病情的敘述,最后止于親人般的暖心安慰。
坐在生殖醫院的診室中,陳梅(化名)看起來很焦慮,那是一張飽經滄桑的臉。“醫生,能不能給俺想想辦法,這次試管嬰兒一定要成功。”她幾近哀求,雖然她知道醫生不是神。這已經是她第二次到醫院嘗試試管嬰兒,第一次是在3年前,那時她還在第一段婚姻中。
和第一任丈夫結婚3年始終沒有孩子,陳梅用盡了各種偏方。陳梅和丈夫到醫院檢查,發現是她的問題——輸卵管堵塞,符合做試管嬰兒的指征,這成了她最后的希望。雖然當時觀念里接受不了試管嬰兒,她和丈夫還是瞞著家人來到濟南做試管嬰兒。進入試管周期前要進行各種檢查、打促排卵針促排卵、取卵、體外培養、胚胎移植……兩三個月的“折騰”讓她嘗盡苦頭。一次次打促排卵針讓她感到惡心頭痛,由于雌激素增高,她身體發胖,更別說取卵手術時的不適。“當時按照取卵、移植等進程,每進行到下一步時,總會有同一組的病友不再去了,這說明她們失敗了,比起她們我覺得自己還挺幸運,所以只要能當媽,受再大苦我也不怕。”陳梅回憶說。
但是巨大的失望發生在最后一步。當胚胎移植到她體內后,她等待了10多天,迫不及待地驗孕,卻發現并沒有受孕成功。“當時真的很痛很痛,很失望很失望。”時至今日,陳梅再憶當初,仍顯得十分痛苦:“走到最后一步了,卻沒有成功……”
不能做母親,本已是很殘忍的事兒。更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半年后,丈夫向她提出離婚。“他是家中獨子,我不怨他。”離婚后,陳梅找了一個比自己大四五歲的男人,對方帶著一個孩子。雖然沒有了丈夫給的壓力,但陳梅說,她還是和自己過不去。如今她已32歲,仍然沒有自己的孩子。在做通丈夫思想工作后,她再次踏進了醫院大門。
她:曾爬上門診樓頂想跳樓
就醫時從沒丈夫陪伴,嘗試3次后終懷孕卻沒了歡喜
“做試管嬰兒,真是個身心備受煎熬的過程。身體會有各種不適,做一次費用也是不菲,大概需要3萬多。更主要的是,她們每個人在漫長的試管周期里,都抱著很大的期望,但試管嬰兒畢竟有不成功率,每一步都活在失敗的恐懼中。”盛燕說,一次失敗后,再隔三個月又可能進行下一次試管嬰兒,但要不要再做往往會讓她們很糾結。但做母親的強烈愿望,讓很多人一次次飛蛾撲火,做七八次試管嬰兒最終懷孕的女性也大有人在。
“在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里,女人不能生孩子,帶給她們的思想壓力很大。”盛燕還清楚記得曾經一個患者,“每次來醫院,都是她自己,沒有丈夫陪著。她不多言不多語,醫生問一句她答一句,其實我們最怕這種病人,壓力大還悶在心里。反而是那種到門診上能大哭出來,能大吵大嚷的,我們不擔心。”
那天上午給這個女人看完病,盛燕正準備下班,突然有同事跑進診室說有人在門診樓頂要跳樓。盛燕趕緊跑出去一看,樓頂站的就是那個女人。“她說,因為生不出孩子,夫妻關系弄得也不好,她不想活了。當時我們都在勸慰她,讓她堅定治療的信心。最后,她自己走了下來。”盛燕回憶說。
“最后,她在做過3次試管嬰兒后終于懷孕了。我們通知她到醫院時,她丈夫還是沒陪著。她也沒有喜形于色,感覺已經被生活打磨得沒有了任何激情。”盛燕說。
在每一位患者要求做試管嬰兒前,盛燕都讓她們慎重考慮。接受試管嬰兒,也必須符合輸卵管不通、促排卵障礙等適應癥,門檻很高。所以,在所有不孕人群中,做試管嬰兒的求醫者只占到一兩成。絕大多數患者可以通過人工授精等方法受孕。
她:一輩子不能言說的秘密
6歲女兒是試管嬰兒的事實,她從不敢與外人說
在眾多嘗試試管嬰兒的女性中,孫青是幸運的一個,當初只做了一次試管嬰兒,她就成功受孕。如今她的女兒已6歲,健康聰明,與正常孩子無異,但孫青說女兒是試管嬰兒的事實,將成為孩子身上永遠的一個秘密。
在經歷了與陳梅一樣的試管周期痛苦、煎熬后,最后胚胎被成功植入孫青的子宮內。孫青說,對她來說那段日子才是最難熬的,總怕植入的胚胎無法正常受孕。“那段時間我總是做夢,夢見成功了就會興奮地醒來;夢見沒懷上,第二天就提心吊膽一天。”按照醫囑,植入胚胎半月后才可檢測是否懷孕。但在第12天,孫青就已迫不及待地檢測了。得知懷孕成功的消息,夫婦倆趕快把喜悅分享給了家人,卻不能告訴他們這是一個試管嬰兒。“后來我到醫院查血檢測確實懷上了,而且已可以聽到胎心。當時聽著孩子的胎心,我第一次有了做母親的感覺,那種感覺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不過,成功受孕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接下來孫青還要接受重重考驗。因為不是自然受孕,體內雌激素沒相應升高,所以孫青必須注射3個月的黃體酮。“那會兒每天都要注射2針。即便這樣,我的胎像也一直不穩,不時出血,這讓我經常心驚膽戰。”
注射黃體酮讓她的體重直線上升,當時胖得甚至連扎針也找不到血管。顧不上自己,孫青的心思全放在腹中胎兒身上。她當時恨不得每月做次B超,每個孕檢項目都沒落下。“孩子還是早產了,當時的體重才5斤多。”
“這孩子真是來之不易,所以從她出生以來我們從不苛求她,只要她開心健康就好。我們也不打算把這段經歷告訴孩子,不想給她太多壓力。也許有一天,人們能正常看待試管嬰兒時,我會把這一切告訴孩子,告訴她曾經有過這段神奇的經歷。其實試管嬰兒就像正常孩子一樣。”孫青說。
她:唯一的兒子救人時身亡
“如果再有了孩子,一定告訴他要保護好自己”
在很多高齡女性看來,試管嬰兒成了她們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失獨母親就是高齡媽媽中一個特殊的存在。這樣的求子女性,經常會出現在盛燕的門診中。每當遇到這樣的患者,盛燕的問診就會變得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再次揭開她們的傷疤。
15日,盛燕先后遇到了兩位失獨母親。一個失獨母親說,她的兒子是兩個月前在車禍中去世的。去年12月份,說要放開二孩時,她就和丈夫計劃著要二孩,一直在備孕中。沒想到還沒等再懷孕,老大就先去世了。而她和丈夫備孕近一年還沒動靜,才來到醫院。
另外一個失獨母親說,她的兒子是在去年救人時溺水身亡的。孩子去世后,夫婦倆就計劃著再要一個孩子,但備孕了一年多還是不行,只得來看醫生。“如果再有了孩子,我一定告訴他,媽媽只想要我的兒子,要我的孩子平平安安,保護好自己,不求他品德多高尚,不要求他助人為樂。”那位母親對醫生說。
好在這兩位失獨母親年齡都還不到40歲,經過評估可以接受試管嬰兒,而且成功率較大。“還有很多失獨母親,年齡已過了40歲,甚至過了50歲,卵巢功能下降,甚至已不排卵,試管嬰兒成功的幾率就非常小了,我們無計可施。”
很多卵巢儲備衰竭的失獨高齡媽媽,還希望通過供卵來進行試管嬰兒。她們覺得雖然不是自己的卵子,但至少可以實現再當母親的夢想。不過這種供卵試管嬰兒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因為供卵不同于捐精,不是誰想供卵就可以去捐獻的,只有做試管嬰兒的婦女才可以提供卵子,任何形式的商業化贈卵和供卵行為均被禁止,導致目前供卵數量極其有限,等待時間會非常長。
●數據
全面二孩后,輔助生殖門診量大增
超40歲做試管嬰兒成功率僅三成
對于更多到門診求子的高齡媽媽,盛燕的態度是“慎重、順其自然”。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以來,輔助生殖門診的門診量大增,其實有1/3到一半的求醫者是為二孩而來。40歲以上的高齡求醫者較往年明顯增多,40歲以上的能占到一半,甚至還有50多歲的女性也來咨詢。
“她們有的說是孩子出去上學了,自己空巢了怕寂寞。有的只是因為第一胎是女孩,沒能給家里續香火。她們要二胎的理由五花八門,但迫切的心理是相同的。這些高齡媽媽只自然備孕了兩三個月,怕年齡大了更難懷,就來醫院要求做試管嬰兒。但40歲以上,試管嬰兒的成功幾率只有30%;46歲以上做試管嬰兒的,這兩年沒有一個生下來的。一般來說,43歲以上的女性,我們就不建議她做試管嬰兒了,因為即使做了試管嬰兒,成功幾率也會很小,且孩子流產、畸形、低體重兒的風險會較大。”
但即便醫生再怎么勸說,也無法撼動一些高齡媽媽要孩子的決心。“你到底想要孩子還是想要命?”盛燕曾這樣勸阻那些高齡媽媽,但得來的答案還是:“我不要命,也要要孩子。”而與之對比的是,今年我省的孕產婦死亡率明顯上升。
不過還有一類高齡媽媽另當別論——冷凍胚胎的高齡媽媽。在山大附屬生殖醫院,今年解凍胚胎的數量,比去年約增加一倍,這些大都是為要二孩。很多之前使用過輔助生殖技術的夫婦,想用以前在醫院冷凍的胚胎再要一個孩子。雖然這些媽媽已經高齡,但因她們的胚胎是年輕的,所以她們做試管嬰兒成功的幾率還是很大的。這也可謂“因禍得福”的結局。
●揭秘
試管嬰兒與常人無異
目前在濟南,試管嬰兒技術的應用現狀如何?什么樣的不孕夫婦適合做試管嬰兒?試管嬰兒健康狀況如何?……針對市民對試管嬰兒的一些疑問,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試管嬰兒與正常孩子有無區別?
山大附屬生殖醫院承擔了一項國家課題,即追蹤調查山東出生的“試管嬰兒”,經過隨訪,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與正常分娩的孩子無論在智力、體格還是畸形率上幾乎沒差別。而通過對來自7家輔助生殖技術中心助孕后出生的15405個新生兒進行調查發現,主要出生缺陷比例為1.227%,略低于全國同期出生缺陷統計數據,不過差異并不顯著。另外,出生的男女性別比也接近理論自然出生性別比例。
試管嬰兒容易生出雙胞胎?
為了提高女性懷孕的成功率,醫生常會向女性子宮里放超過一個胚胎。如果兩個或多個胚胎都能在子宮內成功孕育,也就意味著雙胞胎和多胞胎。年齡低于35歲、第一次進行試管授精技術的女性,每次最多植入2個胚胎;年齡大于35歲或第二次做試管授精技術的女性,每次會植入3個胚胎。由于胚胎的發育情況由個體決定,所以有生雙胞胎的可能,但如果出現三胞胎的情況,則要進行減胎。沒有指征、單純為了生雙胞胎而選擇試管授精技術,是不符合有關輔助生殖技術操作規范和倫理原則的。
濟南幾家醫院可做試管嬰兒?
據了解,目前濟南正式運行試管嬰兒技術的醫療機構有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齊魯醫院、省中醫和山東省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除此之外,濟南軍區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是經總后衛生部批準審核而定,自2006年開始運行。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