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7~8萬的門診量,1600~1700臺的手術量,專家一人每年500~600臺惡性腫瘤手術,每月10多例乳房切除再造。這是連續兩年來,青大附院乳腺病診療中心統計的一組數據。乳腺癌,高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而青島的發病率高于全國水平。近期,記者采訪中心主任王海波了解到,作為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乳腺癌也可以通過內分泌治療。他提醒五大高危人群應提高警惕,40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做一次B超和鉬靶,早發現早治療。
青大附院一年接診七八萬乳腺病患者
乳房是美麗的象征,很多人卻遭受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摧殘。那么,青島的發病情況如何?記者采訪青大附院乳腺病診療中心主任王海波了解到,作為沿海城市,島城的乳腺病發病率居于中等偏高水平。
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王海波解釋道,乳腺癌的發病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研究結果,但調查發現與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等有很大關系。“比如說高脂、高雌激素水平的飲食,生活壓力過大,過度緊張等,都會影響激素的水平導致發病,這可能是局部地區乳腺癌高發的原因。”
作為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王海波總結出了5大高危人群。第一,與遺傳有關。直系親屬中,如母親、姑、姨等患有乳腺癌的,其本人罹患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好幾倍。第二,與月經有關。研究發現,月經來得過早或絕經過晚,晚婚晚育不生育都增加了患病幾率。第三,也是王海波主任著重強調的,長期服用動物性激素類的美容護膚品,也是高危因素之一。第四,過多地接觸電磁輻射。第五,本身患有乳腺方面的良性疾病。
近年來,島城乳腺癌發病率越來越高。青大附院乳腺病診療中心提供出一組數據顯示,連續近兩年來,中心一年接診7~8萬患者,每年手術量在1600~1700臺,僅王海波主任一人每年完成500~600臺惡性腫瘤手術,每月完成10多例乳房切除再造手術。
4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做一次B超和鉬靶
隨著乳腺癌發病率的上升,早篩查早發現對于疾病的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調查發現,在中國包括青島地區,45~55歲是乳腺癌發病高峰期。”為此。專家建議女性市民,尤其是4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做一次B超和鉬靶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不幸罹患乳腺癌,應該怎么辦?對此,王海波指出,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全身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局部治療(手術、放療)。
近年來,無需開刀手術、無需克服有副作用的放化療的內分泌療法受到患者青睞。據介紹,目前,約有60%~70%的乳腺癌患者激素受體檢查呈陽性,適合使用內分泌治療,這是因為乳腺癌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癌細胞的生長受體內多種激素的調控。而內分泌治療則是通過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或抑制雌激素的作用,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這樣就減少了腫瘤的復發機會和提高了手術后的治愈率。尤其是針對病情發展快,轉移快,不可治愈但可治療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藥物治療可提高生存質量。
盡管如此,不少患者卻因為昂貴的藥價、無法報銷等原因,放棄藥物治療。芙仕得作為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藥品,早在2015年7月,“因愛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項目”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對符合項目條件的貧困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醫療援助,藥品買半年贈半年。該項目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并負責整體管理和運作,截至2016年2月,已有227位患者受益于該慈善項目。項目在全國82家醫院招募約300名志愿醫生,無償參與項目,為病患服務。
“所以我們也呼吁能通過將內分泌藥物納入醫保的方式,為患者減輕經濟上的負擔,有些內分泌藥物納入醫保后患者大概一年只需要花兩萬元就可以治病,可以減輕很大的負擔。”
跟其他惡性腫瘤相比,乳腺癌的生存期要相對較長,10年生存率大概70%到80%。為此,專家建議患者要樹立信心,切勿輕言放棄。
乳腺癌五大誘因
1.與遺傳有關。
2.與月經有關。
3.長期服用動物性激激素類的美容護膚品
4.過多接觸電磁輻射
5.本身患有乳腺方面的良性疾病。
發現早治療。
跟其他惡性腫瘤相比,乳腺癌的生存期要相對較長,10年生存率大概70%到80%。患者要樹立信心,切勿輕言放棄。
[編輯:劉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