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不少媽媽們果斷抓住政策紅利,準備再生個寶寶。然而,不少高齡孕婦因沒有做好產檢等原因,二孩之路上可謂“歷經坎坷”。5月11日至17日,短短一周的時間里,青大附院市南院區產科接連迎來了三位重癥孕婦,而且還都是二孩媽媽,其中年齡最大的孕婦已經有50歲。三位媽媽中,兩位胎兒月齡超過30周的媽媽不得不進行剖宮產,提前迎來寶寶的誕生,而50歲的一位孕婦在經過治療后成功保胎,目前也已經平穩了。
今年50歲的王女士是日照人,全面二孩放開后,她通過人工輔助生殖技術成功懷孕,并成為了一名二孩“準媽媽”,而且令她高興的是,她懷的還是雙胞胎。不過,再度當媽對她來說并不容易。在懷孕第26天的時候,王女士就出現了右下肢靜脈血栓,而一旦血栓剝落,孕婦則會有猝死的風險,所以平日她也特別小心。5月11日,也就是在她已經懷孕27周零兩天的時候,她突然又出現了前置胎盤的癥狀。兩病集于一身,王女士不敢再大意。于是,她輾轉來到青大附院市南院區就診。所幸的是,在青大附院產科副主任徐琳的及時搶救下,王女士保胎成功,而她的右下肢靜脈血栓也一直在醫生的指導下做著預防措施。
兩天后,5月13日晚上,徐琳又接診了一位轉來的病重孕婦。今年38歲的陳女士(化名),是從膠州當地醫院轉診到青大附院的。來到青大附院時,陳女士有劇烈咳血的癥狀,而且情況十分危急。“這位孕婦氣道內布滿了血塊, 如果孕婦咳血不止,血塊堵塞氣道,很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大人隨時有生命危險。而且,在氣道被堵塞后很可能造成胎兒宮內缺氧,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胎死宮內。”徐琳介紹,此時陳女士的血色素降到了只有7.7g,而正常孕婦應血色素值應該在110g以上。“此時孕婦已經懷孕34周,若這樣持續下去,對大人孩子都有危險。”當晚,在經過呼吸科、麻醉科、產科等多學科會診后,專家們認為陳女士要盡早終止妊娠。在全麻的狀態下,陳女士通過剖宮產順利產下一名女嬰。
在剛結束剖宮產的手術后,專家又為陳女士做了支氣管鏡下的檢查。“檢查中發現患者右肺內大量出血,呼吸科醫生在支氣管鏡下取出了大量血塊。目前,產婦暫時脫離危險,不過還在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
僅過了4天后,5月17日下午2點左右,徐琳再次接診到一位重癥二孩媽媽。今年36歲的蘇女士(化名)入院時已經懷孕31周,她是因急性宮縮而來到醫院的。據介紹,蘇女士屬于妊娠期合并甲亢,而在懷孕前她就已經患有甲亢。來醫院檢查時,醫生發現此時她的轉氨酶已經升高,心臟左房右房變大,還伴有肺動脈高壓。“我們詢問得知,孕婦因擔心服藥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在孕期就停止了服藥,正是因為她的停藥而導致再次犯病。”長久拖下去蘇女士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需要盡快手術。當天下午4點左右,徐琳就緊急為蘇女士實施剖宮產手術,蘇女士順利產下一個1800克的男嬰,而且母子平安。徐主任介紹,如果在孕期蘇女士繼續服用甲亢藥物,是不影響胎兒發育的。但是因為蘇女士并沒有咨詢專業醫生,自己為了腹中胎兒想當然停了藥,最終導致出現了緊急情況。
記者了解到,自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青大附院產科接診的高危產婦有了明顯上升,高危產婦增加量有一半以上。而前來就診的高危產婦的疾病,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妊娠期并發癥,一是妊娠期合并癥。“前者包括子癇前期、妊娠期脂肪肝、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屬于妊娠期患上的疾病;而后者包括心臟病、甲亢、內科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這類多是孕前患者就已經患有該類疾病,在孕期表現的更加明顯了。”徐琳告訴記者。
徐琳介紹,懷二孩的媽媽們常見的問題包括孕前不注重查體,盲目懷孕;孕后不按時查體、抱有僥幸心理;高齡等因素,都容易導致上述癥狀的出現。為此,徐琳提醒,計劃要二孩的媽媽們,在孕前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規范產檢,而且最好做系統性的檢查,避免各種不良情況出現。
[編輯:劉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