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二十一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萊西市疾控中心和結核病防治所的醫務人員走上街頭,通過展板和宣傳材料,通過發放宣傳材料,為市民講解有關知識,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宣傳結核病的危害和預防措施。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防治結核病。王醫生告訴記者,很多患者都能很早發現,這也給治療提供了條件,基本上都能痊愈。
“從目前患結核病的患者來看,農村地區居住人群和流動人群是易感高發人群。”王醫生告訴記者,衛生環境、居住條件、飲食不規律等情況,都可能患上結核病。
同時,王醫生告訴記者,除了這兩類人群外,學生和老人也易患結核病。“學生學習壓力大,缺乏體育鍛煉,身體抵抗力差,這種情況同樣存在老年人中,很容易得結核病。”王醫生介紹說,結核病是青年人容易發生的一種慢性和緩發的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15歲到35歲的青少年是結核病的高發峰年齡。
王醫生介紹,結核病的發病和傳播都要有一定的條件,傳染性肺結核的患者在打噴嚏、咳嗽時,才能將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傳播到空氣中。而當飛沫直徑小于5微米時,才有可能直接進入肺泡,引起發病可能。
王醫生介紹說,結核病防治的主要環節就是控制傳染源,及時發現才能有效治療。“集體生活環境人口密集的地方,容易增加患病的幾率,減少去公共場所的次數,并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捂住口鼻,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文/圖記者 遲凱
[編輯:巴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