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唯一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青島市傳染病醫院護士長李桂美:
病人對我們要求其實并不高
今年已經76歲的李桂美從事醫護工作58年,她是山東省第一位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在青島市也是唯一的一位。對于青島早報“催淚紅包”的連續報道,她認為這是醫患關系融洽的一個好兆頭。
“醫護人員把錢退給患者是對的,青島早報應該抓住這個典型,多宣傳和諧的醫患關系的事例,讓市民多體諒醫護工作者。”李桂美說,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要求其實并不苛刻,他們有病,找到了我們,醫護人員就應該把掌握的醫療技術很好地施展出來,全身心用在病人身上。”李桂美告訴記者,醫護人員應該想盡一切辦法,為患者解除痛苦,把病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來對待。送 “催淚紅包”的女患者就是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深受感動,才會想出這樣一個感謝方式。李桂美也借機提醒醫護人員,心存大愛,一切為病人著想。“護士要細心、耐心,有愛心、同情心、責任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患者的認可,才能讓醫患關系更加融洽。”李桂美說。
全國優秀律師、山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欒少湖:
“催淚紅包”讓城市更溫情
“青島早報對于‘催淚紅包’的連續報道在春節期間推出,讓島城的春節更加喜氣,讓我們的城市更加溫情。”全國優秀律師、山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欒少湖說,連日來他一直關注這個報道,并在朋友圈轉發青島早報對于“催淚紅包”的報道。
“‘催淚紅包’是溫暖人心的事件,感動了我的心靈,觸動了神經。”欒少湖說,不光是他,相信廣大的讀者、有責任感的市民,都會特別關注這樣充滿正能量的事。欒少湖認為,“催淚紅包”折射出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需要雙方的溝通,患者要體諒醫護人員的不容易,了解他們的壓力;醫護人員也應該與患者及時溝通,把病情等基本信息說清楚,為患者看好病。
“‘催淚紅包’的報道,展示了廣大患者的善,還通過跟訪的形式,讓我們了解到醫護人員的不易。”欒少湖說,這種關系無法用法律約束,他覺得,社會道德的力量能把醫患關系維持好,希望青島早報這次的報道,能夠架起溝通醫患關系的橋梁。[編輯:光影]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