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子宮內的肌瘤還小,可以吃藥調理,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堅持來做檢查。”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婦科門診室里,謝萍正在給病人看病,護士抓來的中藥她又攤開一一檢查,“仔細點好,不能有半點差錯”。確認無誤后,謝萍再三叮囑病人復查事項,才開始接著給下一位病人看病。
謝萍的門診室外面,排滿了受婦科疾病困擾的病人,有不少人從外地專門趕過來找她看病。很少有人知道,她也是一個接受放化療后不久的乳腺癌患者。
今年50歲的謝萍是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從事中醫婦科27年,治愈過很多飽受婦科疾病困擾的婦女。“中醫治療婦科疾病的副作用小,從根本上為病人進行調理。比如婦科常見疾病子宮肌瘤,很多病人檢查出來后,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做手術切除。但是如果子宮肌瘤在4厘米以下,建議最好保守治療。通過吃中藥的方式來治療,這樣既能避免手術風險,也不會給身體帶來副作用。”提起專業,謝萍滔滔不絕。
上門診、教學、科研……在旁人眼中,謝萍是一個從不耽誤工作的“工作狂”。在病人眼中,她又是一個可以隨時被打擾的好醫生。
2014年7月,謝萍在一次體檢中檢查出乳腺癌。“之前一直有小的包塊,但工作忙,沒在意。”作為醫生,謝萍常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患者看病,也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因為癌癥,謝萍不得不暫時離開工作崗位,但是她依然牽掛病人。去年初,癌癥放化療后,醫生讓謝萍在家多休息,有一位從峨眉山來的病人給謝萍打電話復診,因為常年患婦科疾病,這位病人一直無法懷孕。謝萍當時剛做完放化療,身體還很虛弱,但是考慮到病人大老遠過來,她還是在家堅持給病人看了病、開了藥。
“前不久這位病人生了雙胞胎,還特意打電話給我報喜。”謝萍拿出手機,翻出了病人發給她的雙胞胎照片。
放化療結束僅一個月,謝萍就堅持去醫院上門診,一個星期看了100多個病人。“目前身體還可以,化療效果不錯。”謝萍說,現在一個星期可以看300多個病人了。
謝萍的學生趙美珠如今也是成都一家醫院的醫生,她告訴記者,導師患了癌癥,連他們都沒告訴,怕影響他們工作。“讀書的時候她就對我們學業很嚴格,經常教導我們要做一名好醫生。”
做一名好醫生是謝萍從小的理想。“小時候媽媽經常生病,我就想長大當一個好醫生,讓媽媽這樣的病人不再痛苦。”回憶起從醫的初衷,謝萍說,“我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只想做一個讓患者放心的好醫生。”
在她看來,身患乳腺癌的經歷讓自己能夠站在病人的角度換位思考,“以前做醫生時,對病人的痛苦雖然有所了解,但無法感同身受,癌癥放化療期間,頭發一直掉,當時我就想,原來病人得了病居然是這么痛苦。”謝萍說,這段難忘的經歷讓她更加愿意做一名好醫生,“將心比心地對待病人”。
(記者董小紅)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