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是繼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后,中國人口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調整。日前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擬將“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時間設定為2016年1月1日。這意味著如果草案通過審議,明年元旦起,全面二孩政策將在全國同時落地。
12月25日,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就青島單獨二孩實施的情況、符合全面二孩政策人數以及青島現有的產科床位資源等做了介紹。如果明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加上恰逢猴年等因素,青島出生人口數有望達到或超過12萬人,并在今后幾年持續出現人口出生高潮。
單獨二孩6萬對夫婦已提出申請
市衛計委副主任杜維平介紹,自上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青島市人口再生產類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實現了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據杜維平介紹,截至2015年11月底,青島市全市共有60275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夫婦申請生育二孩,占符合單獨二孩政策夫婦(115726對)的52.1%。其中共批準56320對,已生育12722人,生育數占已發證數量的22.6%。全國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夫婦有1100萬,申請了176萬對,占符合政策的16%;青島申請單獨二孩的數量占全國的3.4% ,占全省的八分之一。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 單獨二孩申請數量為58839對,批準的數量為53396對,這兩項數字均低于青島。
“青島單獨二孩申請數量較多,一是因為青島實施計劃生育比較早,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人口數較多;二是因為山東地區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比較深,全省范圍來看,居民的生育愿望都是比較大的。”杜維平表示,青島單獨二孩申請數量和出生人口數量符合預期,單獨二孩政策的平穩實施,也為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積累了經驗。
全面二孩島城百萬人符合政策
據市衛計委統計,青島全市約有100萬個已經生育過一個孩子的已婚育齡婦女,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占全市已婚育齡婦女的67.6%。
按照有關研究測算,如果符合政策人群中有30% 生育二孩的話,新符合政策和存量的疊加,每年二孩生育量可能達到7至8萬,再加上每年5萬左右的一孩生育,今后的近三年,全市每年生育人數可能達12萬左右。
市衛計委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至11月份,全市共出生新生兒57484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6847人,減少31.8%。預計全年出生較去年減少3萬人左右。杜維平介紹,今年出生人數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屬相偏好。符合生育條件的婦女中,一部分人將推遲到明年生育,一部分可能已提前生育。“例如,2003年羊年的時候,全市出生人數為4.8萬。2004年猴年的時候,出生人數猛增到8.1萬人。”
受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數量較大、屬相偏好等因素疊加影響,雖然全面二孩落地時間較晚(懷孕能生在當年僅剩3個月時間),但是綜合上述因素看,明年出生仍有可能達到或超過12萬。“我們提醒有生育計劃的朋友,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生育時間,盡量減少扎堆生育帶來的不利影響。”
落地時間全面二孩落地全國統一
“與單獨二孩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自主決定具體實施時間不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將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時間定為2016年1月1日,一旦今年12月27日閉幕的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草案,就意味著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在全國統一實行,各地之間沒有時間差異。”杜維平表示,面對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新變化,以及今后幾年新生兒數量迅速上升的情況,下一步,市衛計委將按照中央的部署,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青島實際,落實工作措施,確保全面二孩政策穩妥扎實有序實施。
■舉措
取消二孩以內生育審批
一是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落實好全面二孩政策,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引導育齡群眾合理安排生育計劃,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
二是落實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措施。取消二孩以內生育審批,落實生育登記服務制度,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提供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優質服務,并嚴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
三是做好政策銜接和相關公共服務。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做好政策調整前后各項計劃生育政策的銜接。加大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力度,強化孕產婦與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能力建設,解決產科和兒科醫護人員和服務能力短缺問題,確保母嬰安全。在公共服務方面,協調和推動相關部門合理配置托兒所、幼兒園及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資源,滿足新增人口需求。
四是加大對計劃生育家庭的扶助保障力度。進一步完善獎勵扶助、特別扶助制度,探索實行獎勵扶助標準動態調整。對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加大幫扶力度,妥善解決他們的生活照料、養老保障和精神慰藉等問題。
五是做好政策實施情況的評估和風險防控。完善信息動態采集機制,加強人口變動情況調查,建立健全人口監測和預報預警制度。加快人口基礎信息庫和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實現部門信息共享。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