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鏡報》等媒體10月17日報道,埃博拉是一種罕見的病毒,去年的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就曾引起全球性的關注。之前,科學家相信埃博拉只會通過跟患病或剛死去的患者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的直接接觸而感染。而最近卻爆出新的傳播病例,利比里亞一名女性竟然在無保護性愛過程中從患埃博拉幸存的男伴那里感染了這種病毒而喪命,這也是全世界首例通過這種方式感染埃博拉的病例。
這名感染埃博拉的女子今天三月份去世。但是現在事實顯示,她感染埃博拉病毒不是通過傳統的途徑,而是在跟自己的一位男伴發生關系時傳播。這也是科研人員給出的到目前為止最明確的埃博拉性傳播證據。科學家過去就知道,埃博拉病毒可能會在患者康復后繼續逗留在他們體內一段時間。比如說,科學家過去認為埃博拉病毒會在男性精液中存留大約三個月的時間,他們也曾經有過關于埃博拉病毒可能會通過性行為傳播的推斷。然而現在的數據資料證據,患者康復后,埃博拉病毒可以在精液和其他體液中繼續存留長達九個月。
據報道,這名女子44歲,姓名未被透露。她在今年三月二十日確診染上埃博拉病毒,并于一周后死亡。據稱,此前三十天整個利比里亞沒有一例埃博拉感染,也沒有明顯的感染源。不過 ,女子曾在3月7日跟46歲的埃博拉幸存者男伴發生性關系。她的這位男性伴侶去年9月感染了埃博拉并因此接受治療。他在病毒血液測試呈陰性之后于去年10月份離開了治療機構。155天之后,他跟這名女子發生了性行為,而且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結果,女子在大約一周后感染埃博拉病毒。醫務人員隨后對這名男子的精液樣本進行了檢測,表明雖然已經康復他的精液中還是有殘留的埃博拉病毒。進一步測試顯示,這名女子和她的另一半感染的是完全一樣的病毒,跟在利比里亞和其他西非國家出現的病毒株有明顯區別。
來自非營利性組織“無國界醫生”的阿曼德·斯普雷徹解釋說,雖然出現了這樣的病例,但人們也不需要太過恐慌。他指出,“通過性傳播這樣的傳播途徑,對于埃博拉病毒來說還是很罕見的情況。”阿曼德補充說,如果這樣的情況很普遍,那就會有更多類似的病例了。
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還發表了另外一篇文章,研究人員對塞拉利昂的近百名男性埃博拉幸存者進行了研究,發現約一半人的精液樣本中存在埃博拉病毒RNA 。由于發現病毒可能在精液中長時間存留,今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更改了對埃博拉幸存者的指導意見,建議幸存者在至少六個月內避免性行為或使用避孕套,甚至可以等到精液測試呈陰性之后。而現在曝光的這一新病例則表明,即使病毒測試呈陰性之后,進行性行為也未必就一定安全。研究人員呼吁,幸存的男性埃博拉患者要避免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 城市信報/信網編譯 曹麗娜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