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或拖累經濟發展
在人口學者看來,中國的人口問題早就在釋放一個又一個預警信號。除了2012年出現的勞動年齡人口凈減少、單獨二孩政策全國范圍內遇冷之外,預期中的第四次嬰兒潮沒有如期而至也是一記警鐘。
按照人口生產規律,1986年到1990年中國的第三次嬰兒潮發生后,在這代人生育高峰時段,應該出現一個相應的回聲嬰兒潮。再加上2013年底開始放開單獨二孩政策,有關部門一直確信,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出生堆積。但觀察最近十年的年出生人口,并沒有發現任何明顯的潮峰。
嬰兒潮爽約更加印證了人口學者的判斷:目前中國整體的生育意愿已經非常低,總和生育率也已低至值得警醒的水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當年中國人口的總和生育率已經降至1.18的水平??紤]到漏報因素,這個數據沒有被官方采信。但據多位人口學者的研究,中國總和生育率目前在1.4左右,遠遠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
由多位人口學、心理學博士聯合完成的《中國人口生育意愿變遷:1980~2011》表明,1980年以來中國人理想子女數呈減少趨勢。平均理想子女數目前基本穩定在1.6至1.8之間。
生育意愿和實際生育行為中還存在著一定的落差。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學者鄭真真曾經參與對江蘇省群眾生育意愿的五年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人群只有三分之一最終生育了二孩,有一部分聲稱要生二孩的,后來并沒有生二孩。
鄭真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總和生育率走低并不奇怪,因為遏制生育意愿的三個因素在現代人群中非常明顯,包括進度效應(越推越晚就不生了)、不孕效應和競爭效應(在事業和生育的競爭中選擇前者)。
由于低生育率對經濟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后性,導致人們對低生育率的嚴重后果估計不足。人口學者黃文政稱,低生育的前幾十年是享受人口紅利,后面可能上百年要還債,拖累經濟發展。
中央黨校經濟學者周天勇也認為,人口因素是中國目前出現經濟下行的首要原因。嬰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通過消費群體和收入邊際消費率的不同,影響國內的投資消費,進而使經濟下行。
“單獨二孩消息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公布的,全面二孩的政策變化,會不會在這次五中全會上有新的突破?我看即使今年不放開,最遲明年初也應該放開了。”上述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王羚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