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25日訊 3月6日,山東卓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業醫療”)自主研發的AI經皮穿刺手術導航機器人正式通過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認證。作為全球首個集成3D結構光與動態感知技術的腫瘤介入治療定位導航系統,該設備將穿刺精度提升至亞毫米級,標志著我國在精準微創治療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精準醫療正式邁入亞毫米時代。
構建“智能眼腦手”協同系統
據介紹,該AI經皮穿刺手術導航機器人是世界首臺采用“3D結構光融合傳感定位技術”的經皮穿刺機器人。它搭載百萬級點云3D結構光掃描技術,能夠實現無創體表三維建模,相較傳統定位方式,精準度和效率大幅提升。這一視覺突破為手術的精準導航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動態感知方面,卓業醫療自主研發了呼吸運動補償算法,可實時追蹤體表位移,確保手術過程中穿刺路徑的精準性和穩定性。這一技術解決了傳統穿刺手術中因患者呼吸等因素導致的定位偏差問題,顯著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此外,該機器人首創“手眼一體化”機械臂設計,支持手動/自動雙模式配準,并搭載5G通信模塊。這意味著醫生可以通過遠程操控機器人完成跨地區手術,打破了地域限制,為醫療資源的均衡分配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政策東風下的國產替代浪潮
近年來,國家藥監局連續出臺政策鼓勵手術機器人等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僅2024年,便有超10款國產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卓業醫療的3D結構光技術突破,不僅打破了進口品牌在精準穿刺領域的壟斷,更以“高性價比+臨床適配性”優勢,為國產醫療裝備的自主可控注入了強心劑。
隨著AI、5G遠程操作等技術的融合,手術機器人正朝著智能化、普惠化方向加速演進。卓業醫療表示,未來將持續加碼研發,探索腫瘤微創、脊柱微創和神外微創等多元場景應用,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落地。
作為國內介入微創領域的領軍企業,卓業醫療自2015年成立以來,始終聚焦“AIoT+機器人+醫療”的融合創新。此次獲批的穿刺機器人,適用于肺和腹部實體腫瘤(如肺癌、肝癌等)的經皮穿刺活檢、消融治療、粒子植入等微創介入手術,是其“介入醫學云平臺”戰略的重要一環。
卓業醫療的AI經皮穿刺手術導航機器人的獲批,不僅是企業自身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在國際舞臺上的一次重要突破。這一創新成果將為全球精準醫療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為患者帶來更多的希望和選擇。
從“經驗醫療”到“精準智能”
傳統穿刺手術面臨“定位難、風險高、學習慢”三大痛點,卓業醫療的AI經皮穿刺手術導航機器人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全面優化。
針對直徑≤10毫米的微小結節,該機器人能夠將定位精度提升至亞毫米級,顯著提高了早期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效果。在復雜解剖位點(如近血管、支氣管)的穿刺手術中,其成功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降低了手術風險。
此外,該機器人還能夠縮短醫生的學習曲線,提升診療服務質量。通過智能化的輔助系統,醫生可以更快速地掌握穿刺技術,提高手術效率,為更多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未來,卓業醫療將通過術前智能規劃、術中診療優化、術后療效驗證的全流程閉環,構建腫瘤微創治療生態鏈。這一戰略布局不僅將推動醫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還將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醫療服務。(信網記者)
[來源:信網 編輯:趙慶欣]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