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長期資金入市腳步不停 A股市場流動性顯著改善
記者 吳黎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總體要求,并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去年以來,在一系列穩市場政策的推動下,A股市場回穩向好趨勢明顯,市場流動性得到顯著改善。業內人士指出,應當用好政策工具、全面落實長周期考核,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市場估值中樞穩步抬升
去年新“國九條”發布以來,資本市場推出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規則,形成了“1+N”政策體系,系統性重塑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推動資本市場呈現出積極、深刻的變化,從一系列指標來看,A股市場整體回穩向好的態勢較為明顯。
Wind統計數據顯示,從成交規模來看,截至3月21日,A股市場今年累計成交79.35萬億元,日均成交金額為1.56萬億元。總市值達到了88.4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61萬億元,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A股市場累計成交規模則為45.89萬億元,日均成交金額為8824.27億元。
從兩融數據來看,截至3月21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9374.20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為19261.40億元,2024年同期這兩個數字則分別為15488.62億元和15062.95億元。一年來,兩市融資余額增長了4200億元,顯示投資者對于權益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以及市場流動環境整體較為寬松。
從估值水平來看,A股市場的估值中樞也在穩步抬升。數據顯示,按照整體法計算,一年來,全部A股市盈率(TTM)從16.77倍上升至18.80倍,其中滬深300從11.66倍上升至12.54倍,創業板從42.79倍上升至58.39倍。總體來看,當前A股市場估值仍然處于合理區間。
中信證券認為,中國前沿技術取得一系列關鍵突破,正重塑全球科技發展格局。DeepSeek成功“出圈”不僅極大提升了國內投資者的中長期風險偏好,更是對中國產業向高附加值轉型升級的有力背書。伴隨AI敘事持續催化疊加美國經濟走弱,全球資金配置傾向正發生顯著變化。中國科技資產憑借其高性價比、業績預期上修潛力以及堅實的安全邊際正成為全球資金青睞的新方向。隨著AI等新技術成熟和新商業模式清晰,眾多新興產業迎來從導入期向成長期的關鍵跨越,推動中國科技投資邏輯從短期主題驅動向中長期產業深耕轉型。
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
中長期資金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在A股市場回穩向好的背后,是包括互換便利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持續發力,推動中長期資金源源不斷進入市場。日前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一季度例會提出,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鄭煤機3月19日公告稱,公司收到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出具的《貸款承諾函》,承諾提供最高不超過1.7億元的貸款額度,為公司回購A股股票提供融資支持。該公司此前發布回購報告書,擬5億元-6億元回購公司股份。在過去一周中,包括海象新材、迎豐股份等9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增持再貸款相關情況。
去年9月和今年1月,證監會會同相關方面出臺了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舉措,為實現“長錢長投”創造更有利的制度環境。從市場層面來看,主要的機構投資者也正在積極發力,加大對于A股市場的配置力度。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信息顯示,平安人壽近日增持逾600萬股招商銀行H股,持股比例突破該行H股股本的10%,觸發舉牌。險資作為長線資金代表,其舉牌有很強的信號意義。華西證券研究顯示,多項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推出,讓險資舉牌動力增強。截至3月19日,年內已有6家險資舉牌A股及H股上市公司合計10次(遠超去年同期的2次)。銀河證券也認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案發布以來,資金面改善預期強化,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銀行板塊作為穩分紅、高股息、低波動的優質紅利資產,將成為以險資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重點配置方向。
證監會披露的數據則顯示,人民銀行已指導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開展兩批互換便利操作,金額超過1000億元;超400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信息,貸款額度上限近800億元。金融監管總局啟動了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人社部將個人養老金制度推廣到全國,證監會積極配合將首批85只權益類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名錄。去年9月以來,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在A股市場凈買入約2900億元。
全面落實長周期考核在即
構建“長錢長投”的市場生態,當下關鍵是要打通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卡點。
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證監會在即將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比重,引導行業更加注重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更好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影響當前中長期資金入市的主要因素,包括很多機構投資者業績考核比較短期,有的甚至按照季度或者月度來進行考核,中長期資金就不敢輕易入場,擔心市場的波動可能會影響到短期業績,從而影響投資經理的個人考核,現在通過拉長考核的期限,按照3-5年的維度來進行基金業績考核,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這一因素的制約。
交易所方面,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近日上交所制定完成新一輪《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上述行動計劃緊扣投資價值這一關鍵,提出推動“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走深走實,壓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體責任,引導現金分紅與回購增持,推動上市公司提升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和能力。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加強ESG生態體系建設,完善退市實施機制,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
深交所則表示,要深入研究指數迭代規律和關鍵因子對指數表現的影響,持續探索推出新產品,精準適配不同風險偏好資金的配置需求;制定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相關工作方案,圍繞完善產品供給、優化環境、對接服務等關鍵領域,助力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