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花卉經濟”美麗綻放
蝴蝶蘭成“致富花”、玫瑰小鎮打造生態產業鏈……即墨、萊西等地“花卉經濟”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大背景下,青島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以特色花卉產業為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條極具地方特色的鄉村經濟發展新路徑。從即墨區靈山街道百億綠洲花卉種植基地,到萊西市河頭店鎮半島花卉中心,再到青島美田花卉研發種植基地,花卉經濟在青島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尤其是蝴蝶蘭,已然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致富花”。日前,青島早報記者走進即墨、萊西等地的花卉基地,探尋“花卉經濟”背后的鄉村振興“密碼”。
美麗蝴蝶蘭
開出鄉村“致富花”
初春時節,暖陽溫柔地灑在即墨區靈山街道百億綠洲花卉種植基地。走進基地,便能看到農戶們在花叢間忙碌穿梭的身影,他們精心照料著蝴蝶蘭、長壽花、矮牽牛等各類花卉。近年來,當地緊緊依托現代農業設施,積極推動花卉產業朝著集約化方向發展。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將分散的農戶與市場緊密連接起來,形成了從組培育苗、現代化種植到電商銷售的一體化產銷模式。
這種創新模式極大地激發了農業發展的活力。一方面,借助龍頭企業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渠道優勢,以及合作社的組織協調能力,花卉的產量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另一方面,農民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種植者,而是深度融入整個產業發展鏈條,通過土地流轉、參與生產勞動、年底分紅等多種方式,共享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切實增加了收入。據了解,該基地輻射帶動周邊眾多農戶參與花卉種植,許多家庭的年收入實現了大幅增長,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改善。
萊西市河頭店鎮半島花卉中心是青島花卉產業發展的又一亮點。走進中心,一株株藍色蝴蝶蘭肆意綻放,生機勃勃,令人眼前一亮。這里不僅擁有豐富的傳統蝴蝶蘭品種,更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成功自主染色培育出藍色等特殊色系品種,并推出了備受歡迎的馬卡龍系列蝴蝶蘭。這些新品種色彩豐富多樣,涵蓋藍、紫、黑等多種稀缺顏色,精準對接了當下市場對于花卉多樣化的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于花卉的審美和需求日益多元化。我們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不斷推陳出新,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花卉產業的附加值。”半島花卉中心工作人員曹聰君介紹,作為年宵花的一種,基地里的蝴蝶蘭每年自農歷十一月開放,花期一直持續到第二年五月份,去年該中心產值達到300萬元。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中心在原有基礎上新增20余種品類,近90個品種、3萬多株花卉供消費者挑選,其中可定制的馬卡龍色系蝴蝶蘭格外受青睞。
不僅如此,半島花卉中心還積極與知名蝴蝶蘭品牌商展開深度合作,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引入專業技術和運營團隊,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按照規劃,五月前后中心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從現有的2萬多平方米擴建到10萬平方米,全力培育壯大蝴蝶蘭產業鏈,向著規模化、品牌化、精品化的發展道路大步邁進。屆時,將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帶動周邊經濟進一步發展。
多元銷售渠道
打開鄉村振興“密碼”
位于即墨區移風店鎮的青島美田花卉研發種植基地同樣成績突出。美田花木有限公司專注草本花卉育種30多年,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持續的創新投入,自主研發出F1代三色堇、角堇等雜交新品種50多個,雜交石竹品種7個,其中晨紅、玫紅、富貴紅三個石竹品種榮獲中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專利。其培育的優質種子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歡迎,更遠銷海內外,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
目前,美田花卉研發種植基地一期占地約80畝,已建成連棟溫室、日光溫室等現代化種植設施,為花卉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同時,基地二期規劃建設研發辦公綜合樓、科研實驗室,致力于打造集科研、種植、旅游觀光、科普、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發基地。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推動花卉產業科技化進程,不僅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實踐平臺,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近年來,隨著青島“年花經濟”的持續升溫,花卉成為市場上的熱門商品。在即墨區靈山街道的花卉大棚里,種植戶們每天都忙碌于花卉的管理和銷售工作。當地積極順應市場趨勢,大力發展蝴蝶蘭、仙客來等特色花卉,并推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線上,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方式,將花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線下,則與各大花卉市場、花店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拓寬銷售渠道。
靈山鎮還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鼓勵農民發展蝴蝶蘭、多肉植物、杜鵑、玫瑰等30多個暢銷品種的“訂單花卉”種植。通過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實現了從花卉種植、技術指導、統一管理到休閑觀賞、電商銷售的全流程覆蓋。目前,靈山鎮花卉種植面積已達萬余畝,形成了規模效應,有力地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據統計,從事花卉種植的農戶平均年收入比以往從事傳統農業生產增長了數萬元,花卉產業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3000畝玫瑰小鎮
打造生態玫瑰產業鏈
每年進入5月份,位于即墨區靈山街道內的國家4A級景區——玫瑰小鎮迎來盛花期。隨著小鎮3000多畝玫瑰全部盛開,放眼望去,滿眼玫瑰“先香奪人”。記者了解到,玫瑰小鎮風景區就坐落于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即墨西姜戈莊村,是江北地區最大的玫瑰花園區之一,也是青島面積最大的玫瑰產業園區。景區幾乎涵蓋國內外所有玫瑰品種,園區內先后引進1200多種玫瑰品種,其中有800多種是享譽世界的名貴品種,五月份將全部進入盛花期。作為目前國內玫瑰品種最多、江北最大的玫瑰園區之一,玫瑰小鎮的花期將一直持續到11月份。
在玫瑰小鎮,除了世界名貴的玫瑰花外,還有享譽世界東西方的愛情文化場景,有在玫瑰簇擁下的西方雕塑,有地下千米的愛情長廊,還有古代西方愛情故事手繪墻等景點。濃重歷史氛圍的千米地下長廊,栩栩如生的昆蟲、動物、植物標本園,沁人心脾的玫瑰花海,巨大的猛犸象化石為代表的古生物博物館……999米地下文化長廊,墻體壁畫都是動人的中外經典歷史故事,還有奇石文化館,展示的是世界各地收集的珍貴礦石,膠東民俗浮雕展,上面鐫刻著從出生到結婚的傳統民俗及二十四節氣習俗。
玫瑰小鎮景區目前已建成食用玫瑰種植區,觀賞、鮮切玫瑰花種植區,玫瑰產品研發加工區等,同時,景區利用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打造一個集玫瑰種植、產品開發和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現代化、集約化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產業,建設一座在城市中有田園、田園中有城市的、可供游客一年四季觀賞游玩的旅游度假勝地。玫瑰小鎮不僅能欣賞美麗的玫瑰花海,還可以品嘗到玫瑰蜜茶、玫瑰飲料等玫瑰美食,還有上百種玫瑰產品滿足游客需求。
記者了解到,以浪漫玫瑰為主題,集觀光旅游度假、加工體驗、休閑養生于一體的玫瑰小鎮,全面開放10多年來,共吸引游客上百萬人次。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萬人次。即墨區靈山街道以“玫瑰+”為產業依托,已形成了集食用花卉、日化用品、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影視創作、藝術攝影、鄉村振興等于一體的生態玫瑰產業鏈輻射周邊村莊。目前,以玫瑰產業為主的嵐前嶺村民宿和農副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已經成了當地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為現代生態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打造了示范樣本。
島城花卉產業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青島市花卉經濟的蓬勃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可觀的經濟效益,更在生態和社會效益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從生態角度看,花卉產業的發展極大地美化了鄉村環境,一片片花海成為鄉村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改善了農村的生態面貌。從社會層面來看,花卉種植和銷售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吸引了眾多年輕人返鄉創業。他們帶回了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鄉村人才的振興。
同時,花卉產業與鄉村旅游業的融合發展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每逢花卉盛開季節,各地游客紛紛慕名而來,欣賞美麗的花海,體驗鄉村的田園風光。這不僅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還提升了鄉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鄉村文化的傳播。正如即墨區靈山街道相關負責人所說:“花卉經濟不僅讓鄉村變得更美,也讓農民的錢包更鼓了。我們通過發展花卉產業,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展望未來,相信在花卉產業的有力推動下,青島的鄉村必將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本版撰稿攝影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康曉歡 袁超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