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即墨有座“南國果園”,北方大溫差帶來更優果品
在寒冷的膠東半島推開一扇溫室門,瞬間跌入30℃的“熱帶雨林”,這或許正是現代農業科技創造的魔法。
2月11日,青島即墨梁家荒太陽能小鎮的熱帶水果大棚內,金燦燦的脆蜜金桔掛滿枝頭,還未完全成熟的臺灣長果桑隨風輕擺,香蕉樹闊葉舒展地“吮吸”著冬日的陽光……這片北方土地上竟“藏”著一座熱帶果園。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通過“南果北種”技術,小金桔、黃金百香果、突尼斯石榴等多種南方水果在此試種成功,不僅甜度香氣更勝原產地,更成為本地市民體驗熱帶風情的“新地標”。
即墨梁家荒太陽能小鎮負責人劉智介紹,小鎮多年前就開始嘗試利用太陽能大棚控溫技術,逐步攻克熱帶水果在北方越冬難題。“青島晝夜溫差大,生長周期比南方長,水果糖分積累更充分。”劉智指著藤蔓上還未成熟的百香果舉例,“今年由于農歷有閏月,所以成熟的日期比往年晚一些,按照往年的數據,成熟果實測甜度比南方原產地高,香氣也更濃郁。”另外小鎮內種植的其他熱帶水果中,臺灣長果桑畝產可達3000斤,單價達60-90元/斤;脆蜜金桔果肉無籽、甜如蜜餞,成為春節采摘的“爆款”。在先進的栽培技術的加持下,這里栽種的熱帶水果品種大多數都會在過年前后成熟,為種植基地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
步入小鎮連片溫室,濕潤的熱浪裹挾著花果的馥郁撲面而來。由于該小鎮種植品類的獨特性,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來自青島市區的游客張女士驚嘆:“沒想到在青島能見到比人高的香蕉樹!桑葚像手指那么長,金桔香甜美味和在超市買的完全不一樣。”
大棚內,綠幕般的香蕉葉強烈視覺沖擊,黃金百香果藤架下掛滿“小燈籠”。劉智透露,未來將引進更多南方水果品種進行種植,并結合光伏農業與鄉村旅游,提高當地市民來到小鎮的采摘和游玩體驗感,打造集觀光、采摘、休閑、研學于一體的優質生態農業園區。
冷副教授表示,南方水果在青島本土栽培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和價值。首先是可以增加農業收入,例如,西海岸新區的藍莓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值超40億元。
另外南方水果在北方市場具有較高的附加值,青島本地種植的南方水果可以減少運輸成本和保鮮成本,同時滿足本地消費者對新鮮水果的需求。青島通過引進和栽培南方水果,豐富了本地的農產品種類。這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多樣化水果的需求,還提升了青島農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而在鄉村振興方面,南方水果的栽培為當地農民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和增收途徑。例如,崔家集鎮的小西紅柿種植業帶動村民年增收超6億元。這種產業的發展有助于吸引年輕人回鄉創業,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南方水果的栽培還可以優化青島的農業種植結構,減少對單一農作物的依賴。南方水果的栽培可以與當地的生態旅游相結合,打造集觀光、采摘、休閑于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
而技術上在南方水果栽培中,廣泛應用了智能溫室、自動化灌溉等現代設施。這些設施的應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青島在南方水果栽培過程中,不斷探索和應用新的農業技術,也為其他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借鑒。
隨著青島設施農業升級,未來市民餐桌上的“熱帶風味”將更加豐富可及。
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冷翔鵬副教授與即墨梁家荒太陽能小鎮長期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究,聚焦品種創新,深化校地合作,著重開展金桔、百香果等熱帶水果新品種引種、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以金桔為例,脆蜜金柑是廣西柳州市融安縣的金桔品種,果肉細嫩無籽,果皮薄而脆,果汁豐富,其甜美口感與高糖低酸的特性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在市場上備受追捧。”
(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來源:半島新聞客戶端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