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消費提振:全年社零總額預計突破6600億元
青島“消費馬車”活力奔涌。今年以來,青島以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統領,扎實推進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實落細,實體新業態增勢較好,線上消費穩步發展,消費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優化,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6600億元,坐穩“北方第二城”的地位。
臨近年尾,高配“首店”的落地為今年青島“四首經濟”完美作結。希爾頓集團宣布,將與青島城市建設集團攜手打造內地首家希爾頓摩庭酒店,百間客房的配置為青島高端文旅消費再添新“籌碼”。
據悉,青島今年僅省級首店就引進40余家。隨著消費者從買商品向買服務的轉變,青島落地的首店業態也更多向趣味性、藝術性及服務性方向傾斜,推動消費業態提質擴容。在萬象城,首次登陸青島的“趣玩香港·2024香港微型藝術展”讓不少消費者慕名前往,方寸之間,消費者可觀賞維多利亞港、蘭桂坊、美心皇宮酒樓等眾多香港知名場景;在歷史城區,巧克巧寇·巧克力博物館于4月“甜蜜”開張,展出巧克力歷史和巧克力工藝品,試營業首周即售出一萬多張門票;在臺東,山東首店《唐朝詭事錄·西行》國潮沉浸劇場持續火爆,有機結合熱門IP、國潮文化以及虛擬現實體驗等元素,單日最高客流達到300人。
消費內容提質之余,青島商業空間不斷煥新,以多層次的商業供給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11月29日,青島GT PLAZA開業,8大類業態、50%的品牌首店,為島城再添時尚消費新地標。在此之前,海信觀光空間SKY DOME已開門迎客,萬象城天空滑板公園等多個特色主題區域均完成改造,城市高端商業載體的品質不斷優化;今年青島打造5條啤酒特色餐飲街區,并在20條重點步行街新增300余處網紅打卡點,特色街區場景持續上新;萊西王府井購物中心開業,平度銅鑼灣文商旅綜合體項目簽約,即墨吾悅廣場招商,縣域商業全面開花。
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城市,青島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聚焦發展“一店一早”,補齊“一菜一修”,關愛“一老一小”等維度推動社區生活圈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全面提升。今年完成新改造便民生活圈達65處,接近過去兩年改造完成數量,惠及居民約80萬人,讓居民“近”享便利生活。
電商是青島消費增量的重要來源。根據青島市商務局發布的數據,1至11月青島網絡零售額實現2659億元,同比增長11.3%,高于全國近4個百分點,占全省比重的三分之一。其電商消費“三劍客”——直播電商、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貢獻了增長的主動力。
全球經濟下行的新周期里,跨境電商是少有的高增長賽道。青島憑借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在這一賽道表現突出,連續三年獲得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考核評估一檔城市。今年以來青島多部門推出專項舉措,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加大金融和稅務支持,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青島好品”奔赴海外市場。截至11月底,青島備案跨境電商企業2411家,在計劃單列市中僅次于深圳;備案跨境電商交易平臺338家,占山東省的46.3%;跨境電商物流企業35家,占山東省的45.5%。跨境電商監管場所運營企業34家,占山東省的50.7%。同時青島聯合亞馬遜、易貝、阿里國際站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為產業帶企業開展專項培育行動,引導全市外貿企業累計在主流跨境電商平臺開設超2.7萬個店鋪,累計實現超400億元交易額。
此外, 青島依托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等國家級開放平臺優勢,優化政策供給,引導企業積極在上合組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市場、RCEP其他成員國等布局公共海外倉。目前青島有服務實績的36 家企業,在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布局了82個海外倉,倉儲面積近50萬平方米,直接服務企業數量超2.1萬家。
直播電商作為“電商2.0”,已經成為商家和消費者溝通的重要橋梁。早在2020年,青島便出臺直播電商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致力于打造中國北方直播電商領先城市。如今,青島直播電商產業壯大,生態日臻完善。據統計,青島現有直播電商企業5300余家,開展直播電商的電商產業園區達17個,帶貨主播近3000名,直播行業從業人員近4萬人。完善的生態讓青島直播電商在快速發展中“手拿把掐”——今年前11個月,青島市直播103萬場,同比增長38.5%,參與直播的商品網絡零售量2.1億件,實現網絡零售額519.2億元,在全省排名第一。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農村電商逐漸長成電商流量高地,以及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力軍”。今年,青島組織“2024數商興農慶豐收”電商促消費活動,以“線下+線上”“直播+短視頻”相融合的電商促消費模式,推動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組織特色農產品企業與淘天、京東、美團、抖音、快手等重點電商平臺及頭部主播對接,打造網銷爆款農特產品。相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青島市農村網零額310.5億元,占全市網零額比重達到16.0%。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丁倩倩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