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亞運版“復興號”正式亮相,背后有咱青島“智造”!
日前,專為第19屆杭州亞運會打造的復興號亞運智能動車組正式下線。值得一提的中車四方所(中車制動)為亞運智能動車組提供了包括旅客信息系統、鉤緩系統、車下電源在內的十余項核心系統和產品,讓列車“智能”和“綠色”特征更加鮮明,為列車安全穩定服務亞運盛會提供堅實保障。
記者了解到,本次亮相的亞運智能動車組列車為4動4拖的8輛編組動力分散型動車組,設計時速350公里,定員578人,具有定制化、綠色、智能、舒適等特點。中車四方所(中車制動)為亞運智能動車組提供了旅客信息系統、鉤緩系統、撒砂裝置、碳纖維司機臺、電氣屏柜、車下電源、開閉機構、充電機、車載電源、單項逆變器、跨接電纜等核心系統和產品。
旅客信息系統
旅客信息系統包括信息顯示、影音娛樂、信息播報傳遞、車載無線網、多屏融合等多種系統功能,可實現全車照明控制、空調控制、視頻監控、異常報警等功能聯動。信息顯示內容更加豐富、生動,參數設置可調性更高,同時可在多個交互終端進行顯示信息推送。
娛樂系統能夠實現智能人機交互,具備分屏顯示功能,可兼容5G車地通信功能。廣播對講系統可實現全車無死角語音信息傳遞,具備特殊位置智能語音提示功能,能夠兼容靜音車廂功能,且支持北斗定位。車載無線局域網實現了車內專用無線局域網的組建,能夠為手持移動終端等車載設備提供專用數據傳輸通道和信息安全防護措施,并且設置AP天線控制模塊,實現對車內AP天線的統一管理和維護。
鉤緩系統
鉤緩系統在中國標準動車組統型車鉤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設計。氣液型緩沖器和大容量吸能壓潰管使得列車運行更加平穩,被動安全效果更加顯著。
通過增加數據傳輸線路,大容量的電氣車鉤使得傳輸信號能力更強,列車與列車之間的“互聯互通”更加便捷,機械結構的合理優化亦確保了列車重聯信號的穩定傳輸。此外,極小的連掛間隙與充足的連掛范圍,為列車的安全、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撒砂裝置
撒砂裝置主要由撒砂控制箱、砂箱及撒砂單元集成和撒砂噴口三部分組成。具備高速撒砂和低速撒砂功能,可根據車速不同自動調節撒砂量。撒砂裝置通過改善材料提升了抗黏著性能,并在撒砂器和撒砂噴口配備加熱棒,具備可變功率加熱功能,能夠根據環境溫度智能調節加熱功率,在有效防止低溫環境下砂箱內砂子結塊和撒砂口的撒砂通道堵塞導致撒砂失效的基礎上,降低了系統能耗,進一步為列車安全綠色運行提供保障。
碳纖維司機臺
碳纖維司機臺秉承以人為本的工業設計理念,采用模擬旗魚外形的仿生設計方案。主體框架和承載部件主要采用新一代高強度復合材料碳纖維,結合仿真計算對結構進行優化處理,在保證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整體減重30%。
碳纖維表面采用了外覆高硬度耐磨亞光透明漆,解決了纖維外露紋理易劃傷難題,亦可有效緩解駕駛員的視覺疲勞。同時選用新型環保樹脂和水性膠粘劑及水性涂料,改善碳纖維的成形及表面處理工藝,產品更加綠色環保。通過對司機視野、手觸及半徑、腿部空間和舒適性的仿真計算分析,優化了司機臺造型結構,提高了駕駛舒適度。
亞運會期間,亞運智能動車組將一路串聯起杭州與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5座亞運協辦城市,為賽事舉辦提供高效的交通轉運服務。運動員、裁判員和觀眾在各個賽場間通勤將更加便捷,互聯互通更加順暢。
大眾網記者 毛道光 青島報道
[來源:大眾網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