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搶訂單,青企赴外參展數量全國第八 2023年一季度《中企海外參展數據調研簡報》顯示,青島159家參展商“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一次見面勝過千封郵件。當下,赴外參展、搶訂單,是外貿企業的頭等大事。
中國貿易報近日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中企海外參展數據調研簡報》。簡報顯示,在國內城市參展企業數量排名中,深圳、寧波、上海、杭州、臺州、廣州、北京、青島、金華和佛山位列TOP10。其中,青島以159家參展商數量位列第八。
不懼困難挑戰、萬里奔波找市場,是青島這座外貿大市鮮明的氣質。
此刻,不少青島外貿人正在海外拓市場的路上,對接客戶、創造商機,從傳統成熟的歐美市場,到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都有他們奮力奔走的身影。
此刻,青島各級商務部門正持續靠前發力,高效提供組團、簽證、外聯等服務,并且多次率團隊赴海外參展。
4月13日上午,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較去年四季度提速2.6個百分點。其中,1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進出口下降7%;2月“由負轉正”,當月增長8%;3月同比增速提升到15.5%。
開局穩、強韌性、逐月向好。今年是中國經濟疫后突圍的關鍵一年。當此關頭,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于全年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具有支撐作用。
不可否認,當前外貿發展仍有重重阻力,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最難三年”青島外貿能夠連續跨越四個千億級臺階,此刻更沒有理由退縮。要保持戰略定力,爭分奪秒動起來,千方百計抓機遇,政企同頻同心,力促外貿保穩提質,為穩定經濟大盤發揮關鍵作用。
參加不一定勝出,但勝出一定是先參加
參展商找需求,全球采購商找供給,展會成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供需對接市場。
《中企海外參展數據調研簡報》對今年一季度海外參展企業開展了抽樣調查,樣本覆蓋了10028家中國企業,涉及44個大行業和646個小行業,包含38個國家和地區的190個海外展會項目。
簡報分析了今年一季度中國企業海外參展特征:發達國家為我國企業主要參展目的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出展熱門地域,頭部展會對中企吸引力不減,外貿大省強市是參展主力軍。
從省份來看,浙江、廣東、江蘇、山東、上海市、福建、河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南為參展商數量TOP10,占所有抽樣展商比例的50.53%。
從城市來看,深圳、寧波、上海、杭州、臺州、廣州、北京、青島、金華、佛山為參展商數量TOP10,占所有抽樣展商數量的25.47%。
從中企參展數量TOP10的國家來看,前往德國、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五個國家的參展商占比高達72.24%,前往阿聯酋、印尼、馬來西亞、俄羅斯、泰國五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的展商數占所有抽樣展商的27.56%。
展會提供了直接溝通的機會,節約了中間費用;提供多樣化選擇,促成了性價比最優;提供競爭性展示,擴大了產品市場、實現了創新激勵。規模越大、影響力越大的展會,將提供更具性價比的采購機會,更具競爭性的參展機會。
正如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大學教授張敏在解讀數據時指出:世界市場需要企業去主動開拓。參加者不一定勝出,但勝出者一定是先參加。海外訂單的獲取,注定來自競爭。只有參與競爭,才有可能勝出。
企業海外參展與城市發展互促共贏
外貿是觀察經濟的“晴雨表”。不同城市的參展商參與專業行業展會的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城市的出口結構。
簡報顯示,青島企業參展數量最多的五大行業依次為機械、工程機械及配件、汽車配件及售后、交通運輸、食品,五小行業依次為行駛系統、橡膠、農業機械、運輸搬運設備、其他五金。
青島海關數據顯示,前兩個月,包含機械、工程配件、汽車配件等在內的機電產品的出口值占青島市出口總值的47.2%。
外貿的基礎是產業,產業的競爭力決定了外貿的競爭力和規模。企業積極“走出去”開拓更大市場,將與城市實體經濟發展產生互促共贏。通過制造業“建群強鏈”,優勢產業擴能升級、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青島制造”出口產品將更具競爭力,贏得更大市場空間。同時,企業積極找訂單、擴大機電產品出口,將推動優勢制造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提升,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青島外貿企業海外參展的積極性與外貿面臨的形勢亦相互印證。
簡報顯示,青島企業參展數量最多的前五個國家分別為德國、新加坡、美國、泰國、俄羅斯。青島企業參展數量最多的前五個展會分別是2023年新加坡新加坡城國際輪胎展覽會,2023年泰國曼谷國際集約化畜牧貿易展覽會,2023年德國科隆國際五金、家居、家電、園藝亞太采購展覽會,2023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家用紡織品展覽會,2023年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五金及花園展覽會。
從前兩個月數據來看,東盟、美國、歐盟是青島前三大貿易市場。但當前,除外需減弱之外,一些國家強推“脫鉤斷鏈”和地緣政治風險,對全球貿易環境產生沖擊。重重外部挑戰,對外貿促穩提質提出更大考驗,但青島企業積極參展的區域指向清晰:青島外貿要精準發力,必須想方設法穩住對發達經濟體出口,深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以及東盟等區域市場。
好的趨勢正在形成。今年前兩個月,市貿促會組織青島外貿企業參加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家用及商用紡織品展覽會、德國法蘭克福禮品消費展、德國科隆亞太采購交易會等4場展覽,共達成意向訂單7000余萬元,拓展客戶資源2600余家。
開年以來,青島“出海”找市場收獲滿滿,也給更多外貿企業積極“走出去”鼓足勇氣。
政府給力,企業更有底氣
外貿企業海外拓市場更大的底氣和勇氣,需要政府支持的給力。
簡報顯示,在海外出展爭取訂單這一點上,占比近80%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體制機制更靈活多樣、更貼近市場,因而擁有更明顯的優勢。
青島海關數據也顯示,前兩個月,青島市民營企業進出口884.5億元,增長0.9%,占進出口總值的71%,占比提升4.7個百分點。
經濟發展有其客觀規律,既受實際條件制約,又需要企業家發揮主觀能動性。為此,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要弘揚企業家精神,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堅定信心再出發。與此同時,外貿不同于內貿,客觀上要求政府更好地發揮作用,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年初,市商務局出臺《青島市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了三個方面的十項具體措施,通過國際機票費用補貼、境外參展費減免、海外倉展銷費用補貼等措施,鼓勵、支持企業到國外開拓市場。
同時,根據前期開展的多維度市場調研,制定了《青島市2023年走出去拓市場促招商搶訂單工作方案》,圍繞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梳理出100家擬拜訪境外企業招商引資目標庫、90家擬拜訪境外機構招商引資目標庫、20個2023年重點組織的境外展會計劃,以及100個2023年推薦的境外展會計劃,積極探索與重點國別(地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合作。
市貿促會發揮“貿易促進暢通越洋橋梁”作用,制定“精準出海”計劃,按照國別研究開拓境外市場新路徑。同時,面向全市外貿企業發布《2023—2024年國際知名專業展覽會推薦目錄》。目錄共有9個行業、151個境外展會,涵蓋我市紡織服裝、食品飲料、輪胎汽配、禮品工藝品、五金園藝等主要出口大類。
通過一攬子“政策+方案”,青島正支持和鼓勵外貿企業抓機遇、搶訂單、搞合作,重啟面對面“對話框”,加快推動形成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多方協同的后疫情經貿促進工作新局面。
積極境外參展、全力拼搶訂單,僅僅是青島外貿穩規模提質量的一個側影。當前,青島正處于構筑發展新優勢的關鍵階段,各相關部門要繼續發揮外貿對經濟和產業的支撐作用,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發展貿易新業態,加快建設貿易強市,繼續全力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
根據部署,今年青島將持續線上線下融合開拓國際市場。實施外貿拓展行動,創新跨境線上線下辦展、境外代參展等融合辦展。實施“百團千企萬人”拓市場攻堅計劃,制定“一國一策”工作方案,組織行業領軍企業、優勢產業帶及海外倉運營商等企業拓展境外銷售網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企業走出去搶訂單。搶抓RCEP等自貿協定機遇,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拓展新興市場,穩固歐美日韓等傳統市場。
加快新型貿易擴容。加快推進中國(青島)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打造“買全球、賣全球”的優質商品集散地,力爭跨境電商各類市場主體超萬家。穩步推進公共海外倉高質量發展,推廣復制“前展后倉、展倉一體”新型海外倉模式。實施特色“產業帶+跨境電商”培育行動。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實施市場采購出口商品便利化原產地簽證模式,拓展正面清單產品目錄。支持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綜合保稅區內的企業,借助政策優勢,創新發展離岸貿易、易貨貿易、轉口貿易。
壓力之下往往蘊含更大機遇。早抓搶抓海外對接渠道暢通暢行機會,更快更深融入世界市場,激活更多外貿市場主體的動力“引擎”。擁有區位優勢和對外開放高能級平臺的青島,已經在路上。
2023年一季度《中企海外參展數據調研簡報》
國內城市參展企業數量排名TOP10
深圳、寧波、上海、杭州、臺州、廣州、北京、青島、金華、佛山
青島以159家參展商數量排名全國城市第八位
青島企業參展五大行業
1、機械
2、工程機械及配件
3、汽車配件及售后
4、交通運輸
5、食品
青島企業參展五小行業
1、行駛系統
2、橡膠
3、農業機械
4、運輸搬運設備
5、其他五金
青島企業參展數量最多的前五個國家
德國、新加坡、美國、泰國、俄羅斯
青島企業參展數量最多的前五個展會
2023年新加坡新加坡城國際輪胎展覽會
2023年泰國曼谷國際集約化畜牧貿易展覽會
2023年德國科隆國際五金、家居、家電、園藝亞太采購展覽會
2023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家用紡織品展覽會
2023年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五金及花園展覽會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李沁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