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大項目建設吹響產業大發展“沖鋒號”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258個項目,總投資超2770億元——一組來自項目建設現場“新鮮熱乎”的集中開工數據,折射出一個不負春光、實干快干開新局的青島。
2月14日上午,山東舉行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100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總投資11374.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06億元。青島市納入全省集中開工的項目有77個,總投資97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09億元。
隨后,青島馬不停蹄,接續舉行全市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推進會采取“主會場+各區市分會場”的方式舉行,集中開工項目有181個(已剔重省77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8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42.9億元。
位于上合示范區核心區的青島尼得科全球電器生產研發基地項目是全市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的主會場。在項目集中開工的“發令槍”聲中,挖掘機“揮臂振舞”,大型卡車來回穿梭,奏響了新一輪項目加速建設的交響樂。
重點項目建設,既有利于擴大內需,又有利于優化供給,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穩定器”和“強引擎”。此次集中開工的258個項目投資體量大、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涵蓋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等多個領域,是青島持續“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2023年是山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聚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開局之年。在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被賦予“強龍頭”使命的青島謀定快動,確定省、市重點項目565個,計劃總投資1.4萬億元。
時不我待,趕前抓早,靠前發力。此次把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開到建設現場,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全面掀起項目建設熱潮,是確保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開局之年實現新突破的重要舉措。
立足于早、著眼于“新”、落腳于實。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支撐,青島在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能級提升的賽道上,以昂首奮進、爭分奪秒的勢頭全力沖刺。
立足于早,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春光易逝,發展的機遇不容錯過。
大項目,是關乎城市發展質量和后勁的“關鍵變量”。開年以來,拼項目成為經濟大市拼經濟、抓發展、謀未來的“關鍵一招”。24個GDP萬億城市中,有十余個城市發布了年度重點項目名單,項目總投資超過20萬億元,計劃年度投資超3萬億元。
能不能抓住開年發展的新機遇,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能不能在這場項目建設“競速賽”中塑造新優勢。
把項目建設作為撬動城市未來的“支點”。近年來,青島將重點項目名單的謀劃時間表不斷提前。2022年,青島將重點項目名單作為市政府“1號文件”發布,安排市級重點項目416個,總投資9282億元,其中重點建設項目300個。38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00億元以上,達到年度計劃的150%以上。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40個。
項目建設步伐加快讓青島在過去一年不斷增加發展后勁,帶動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3.2%,連續七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城市更新效果凸顯;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8.3%和36.2%,產業結構加速升級。
新的一年,青島是不折不扣的“速度型”選手。在新年到來的前一天,青島市政府就發布了2023年市級重點項目名單,涵蓋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準備項目520個,總投資1.38萬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這一發布時間再度提前了近兩周。發揮“強龍頭”作用,青島同時有140個項目入選省級重點項目,總投資4976億元。
青島的“早”不僅體現在謀劃早,更體現在保障足、推進快、開工早。
1月6日,青島發行今年首批地方政府債券212.6億元,這也是今年全國的首場地方債發行。其中專項債券171.6億元,共投向153個項目,保障重慶路高架等重點項目資金需求。
春節假期期間,在青島融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端顯示材料項目現場,在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項目現場,在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項目現場,在青島地鐵60余個在建項目工點,在更多的關乎城市未來發展的重大項目現場,項目建設都不休假不停工,全力沖刺進度。
節后的2月1日,青島394個城市更新建設項目率先集中開工,既有重慶路快速路等老百姓關注的民生工程,也有北客站西片區(青鐵·智慧灣)等激發區域活力的發展工程;既推動城市面貌更新,也為產業發展提供新支撐。
這次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投資體量大,示范效應強,質量效益高,對城市擴內需、穩增長提供強力支撐,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著眼于“新”,產業類項目“扛起大旗”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脊梁;項目是產業升級的支撐。
青島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實施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聚力發展24條重點產業鏈。今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持續用力,將“新項目”持續擴量作為要打好的“四場硬仗”之一開展部署。
此次集中開工的258個項目中,“新”的特質凸顯,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及制造業類項目158個,服務業及其他類項目48個,基礎設施及社會民生類項目52個。
在占比近八成的產業項目中,不乏推動城市未來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引領性項目。
作為當天推進會的主會場,位于上合示范區的青島尼得科全球電器生產研發基地項目總投資52.3億元,總規劃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重點從事高新技術、高效節能的電機、驅動器、控制器、壓縮機、自動驅動系統等工業重大高端技術裝備的研究、開發及生產。項目建成后年產壓縮機1000萬臺、電機1000萬臺、控制板1600萬臺,將建成全球最先進、亞洲產能最大的直流電機壓縮機生產制造及研發基地。達產后,項目預計實現年產值60億元,利稅3.8億元,帶動就業2000人。
京東智能制造項目是由京東集團傾力打造的綜合產業園項目,整體占地164畝,規劃總建設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其中,62畝工業用地計劃打造京東智能制造產業園,將引入京東供應鏈智能裝備制造項目,瞄準細分領域冠軍、潛力股,從京東生態產業鏈上選取高市場潛力消費品制造業企業集中落地;102畝物流用地計劃打造京東智能電商產業園,并引入京東商貿物流與結算中心,將大力推廣運用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分撥、大數據算法等,成立應急-消費一體化流通中心。項目建成后,將帶動城陽區乃至青島市智能產業、科技、金融等生產要素聚集,并不斷發展成為智慧驅動、數據驅動和新商業模式驅動的互聯網經濟高地。
位于高新區的盈康一生醫療器械數智產業園項目是繼海爾生物醫療新興產業園、海爾生物安全科創園后海爾在高新區布局的三期產業園,建成后海爾大健康產業園將擴至500畝,累計投資接近50億元。盈康一生醫療器械數智產業園將分二期開發建設,依托盈康一生旗下上市公司盈康生命的伽瑪刀、體外短波治療儀、乳腺機等核心產品,引入CDM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產業生態,打造國產醫療產品生態服務集群。同時,產業園也將以產品創新與服務創新為內核,充分調動海爾集團優質資源庫,鏈接行業頂級研發平臺,真正實現高水平醫療科技自主自強。
次第落地的產業項目正在重塑青島的產業發展版圖,筑成這座城市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落腳于實,項目落地走出鏗鏘步伐
青島正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合力推動項目建設落地落實。
在青島這片項目建設的熱土,項目建設現場不斷傳來項目加速落地的好消息——
濰柴(青島)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項目正全速推進中,預計2023年6月竣工投產,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燈塔工廠”;
青島美錦氫能科技園多棟建筑主體封頂,其中,聯合廠房于2021年開工,2022年9月完成主體封頂,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
總投資100億元的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項目將于今年12月底完工,推進我國和上合組織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展銷深度合作……
與此同時,一批新項目正在加足馬力奮戰“早開工”。由世界500強企業豐田集團投資建設的豐田叉車制造項目已于2022年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納統當年竣工、當年投產”,二期目前正在開展土地平整,計劃今年5月份開工建設。
“速度”的背后是青島落腳于實的靠上服務,是青島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
新年伊始,青島先后出臺《關于做好當前經濟社會運行有關工作確保企業不停產項目不停工民生保障不受影響的通知》《青島市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一批)》,推出綜合施策的政策清單,全力保障項目建設。
尼得科集團全球電器及商業和工業電機事業部運營副總裁埃凡德羅·貢就在當天的推進會現場表示:“優秀的營商環境,以及對企業發展一貫以來的支持,是我們選擇將尼得科全球電器生產研發基地落戶上合示范區的重要原因。衷心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能考察并落戶本區域,和我們一起繼續投資,帶動經濟持續增長。”
緊鑼密鼓出臺的首批“政策包”,是這座城市面對新年的切實之舉,再次展現了在新階段新挑戰下,青島的緊迫感和行動力,也凸顯了這座城市的溫度和力度。
推進會為青島吹響了新的“沖鋒號”,青島正以項目開工為契機,以更大力度抓好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持續強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以項目建設的大突破推動實現產業的大發展和城市品質的大提升,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統籌抓好在建項目施工組織、擬建項目規劃審批、儲備項目研究論證等工作,推動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達效。
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強化與世界500強、重點央企和行業領軍企業對接,加快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建設,提升利用外資水平。
做好項目服務保障,積極開展銀企對接、用工對接等活動,切實解決好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努力為項目建設提供最優質高效的服務。
集中開工,只是開始。這場事關城市未來的競速賽,青島正加足馬力,全力沖刺。
項目簡介
青島尼得科全球電器生產研發基地項目
總投資52.3億元,總規劃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重點從事高新技術、高效節能的電機、驅動器、控制器、壓縮機、自動驅動系統等工業重大高端技術裝備的研究、開發及生產。
項目建成后年產壓縮機1000萬臺、電機1000萬臺、控制板1600萬臺,將建成全球最先進、亞洲產能最大的直流電機壓縮機生產制造及研發基地。達產后,項目預計實現年產值60億元,利稅3.8億元,帶動就業2000人。
京東智能制造項目
由京東集團傾力打造的綜合產業園項目,整體占地164畝,規劃總建設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其中,62畝工業用地計劃打造京東智能制造產業園,102畝物流用地計劃打造京東智能電商產業園,并引入京東商貿物流與結算中心,將大力推廣運用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分撥、大數據算法等,成立應急—消費一體化流通中心。
項目建成后,將帶動城陽區乃至青島市智能產業、科技、金融等生產要素聚集,并不斷發展成為智慧驅動、數據驅動和新商業模式驅動的互聯網經濟高地。
盈康一生醫療器械數智產業園項目
是繼海爾生物醫療新興產業園、海爾生物安全科創園后海爾在高新區布局的三期產業園,建成后海爾大健康產業園將擴至500畝,累計投資接近50億元。
盈康一生醫療器械數智產業園將分二期開發建設,打造國產醫療產品生態服務集群。同時,產業園也將以產品創新與服務創新為內核,充分調動海爾集團優質資源庫,鏈接行業頂級研發平臺,真正實現自主研發高水平醫療科技。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