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營經濟實現新突破 青島15家民企上榜山東民營企業100強
透過山東民企百強榜單,可以看到青島民營經濟的新突破。
9月21日,省委、省政府在濟南召開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為山東省民營企業百強代表等頒獎。山東省工商聯發布了2022年山東民營企業100強、行業領軍10強、創新100強、創新潛力100強、吸納就業100強系列榜單。
青島共有青建集團等15家民企上榜山東民企100強,較去年新增2家;東軟載波等28家民企入圍行業領軍10強榜單,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現代海洋等9個行業;蔚藍生物等23家民企入圍創新100強;三利集團等24家民企入圍創新潛力100強;即發集團等13家民企入圍吸納就業100強。
橫向比較,從2019年的8家到2020年的12家、2021年的13家,再到今年的15家,青島上榜的百強民企再創新高,省內位次持續提升。
“黑馬”表現突出
榜單以2021年度山東民營企業營收為標準,入圍門檻為135.66億元,在2020年的基礎上增加18.07億元,增長幅度約為15.37%。在如此高的門檻之上,依然有很多新的企業脫穎而出,可見百強民企的整體實力正在不斷增強。
調研分析報告顯示,入圍企業平均營業收入為397.88億元,同比增長14.68%;平均資產總額為274.24億元,同比增長9.26%;平均稅后凈利潤為15億元,同比增長8.70%。其中,平均營業收入和平均資產總額均達到近七年以來的最大值。
青島排名最高的為青建集團股份公司(12),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緊隨其后(13),其余包括新華錦集團(34)、青島世紀瑞豐集團有限公司(46)、利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7)、青島敬業富山實業有限公司(52)、榮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67)、青島京東昌益得貿易有限公司(70)、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5)、瑞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77)、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9)、中青建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89)、山東興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95)、青特集團有限公司(97)、青島康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99)。
與去年相比,青島新上榜的2家“黑馬”表現突出,分別為青島敬業富山和山東興華建設。青島敬業富山成立于2020年,隸屬于世界500強敬業集團,以生鐵、鋼坯、鋼材、鐵粉、建筑材料、礦石、礦粉、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回收與銷售等為主業。山東興華建設始創于1974年,經營范圍涵蓋建筑施工、工程設計、房地產開發等領域,年總產值150億元。
老牌頭部民企也表現不俗,新華錦集團憑借穩健的表現連續多年上榜。集團始終保持堅守主業的定力,持續深耕國際貿易,圍繞發制品、紡織品、鉆石等核心出口商品,打造全產業鏈貿易模式,與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0多家客戶建立合作關系,相繼并購了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男發經銷商,發制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自成立以來,集團累計完成進出口額超過350億美元,將眾多的“青島制造”“山東制造”送往世界各地,形成了國際貿易、醫養健康、新材料三大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態勢。
后備力量勢頭迅猛
今年的山東民企百強遍及全省14個市,其中東營以17家的數量仍然穩居第一位,青島、濰坊以15家企業入選并列第二位。
客觀而言,各個城市民營經濟所處的產業領域有差異,青島上榜民企多位于高端裝備、能源化工、批發零售、建筑、食品等優勢產業,東營等城市上榜的民企更多是石化行業“大塊頭”。不過,在更能反映民企后備力量的行業領軍10強、創新100強、創新潛力100強系列榜單,可以發現青島年輕企業的發展勢頭蓬勃。
入圍行業領軍10強榜單的青島民企,占了全省的1/4還多。尤其是高端裝備行業領軍10強和現代金融(私募股權)行業領軍10強,青島分別占了5席和6席。
其中,國恩科技位列高端裝備行業領軍10強,擁有化工原材料、高分子改性材料、高分子復合材料、人造草坪、可降解材料、光顯材料、熔噴過濾材料,以及專用汽車、模塊化房屋等以化工新材料為核心的縱向一體化產業集群,2021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97.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99%。
青松資本位列現代金融(私募股權)行業領軍10強首位,瞄準投資技術領先企業和細分行業龍頭企業,深耕醫藥健康、信息科技、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持續不斷為企業和政府雙向賦能。
創新100強和創新潛力100強的研發強度分別為4.39%和4.22%,明顯高于百強民營企業,反映出其在創新投入上的高意愿和高努力。青島合計擁有47家創新100強和創新潛力100強民營企業,居于全省絕對領先地位,呈現出巨大的創新活力和創新潛力。
發展環境持續向好
青島在山東民企百強數量上的新突破,實際上反映的是民企發展環境持續向好。
民營經濟是青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占青島GDP、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城鎮新增就業比重分別達到50%、60%、70%、80%左右。近年來,青島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成功入選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首批創建城市,14項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創新舉措獲全國推廣,入選2021年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十強城市。
這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服務舉措的發力。
在政策享受方面,完善“青島政策通”平臺,向民營企業提供全流程線上政策服務,推動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線下對重點企業主動送政策上門,“一對一”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在產業鏈對接層面,支持海爾、歌爾、賽輪、創新奇智等企業擔當產業鏈鏈主,推動民營企業“卡位入鏈”。在營商環境方面,以人大立法方式設立“青島企業家日”,每年精心組織“企業家宣傳周”等活動,以政府規章的形式出臺《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辦法》,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市級領導聯系服務民營企業制度……
就在前不久,市民營經濟局會同市工商聯、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青島證監局、中信銀行青島分行聯合舉辦民營科創企業綜合金融服務論壇,幫助優質成長型民營科創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而這樣的惠企服務在青島已經成為常態。
有一組數字特別能體現青島民營經濟的做強做優——截至目前,青島民營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97.8萬戶,較五年前翻了一番;2021年青島營收超百億元的民營企業達到2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分別超過6000家、7000家;去年以來新增上市13家民營企業,累計達到45家,均占全市上市企業數量的2/3左右。
隨著民營企業整體規模穩步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步伐加快,未來青島完全有可能涌現更多的山東民企百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