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含金量十足!青島金融業交上半年答卷
時光飛逝,2022年上半年已收官。青島金融業的半年報成績也隨之揭曉:3家企業成功過會,青島境內上市公司已達59家,擬上市企業不斷增多;貸款規模在全省率先突破2.5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管理基金數量、管理基金規模三大指標持續飄紅……不得不說,青島金融業上半年“答卷”含金量十足。
青島境內上市公司達59家,9天6家青企IPO申請獲受理
2022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的“青島速度”備受矚目:泰德股份、盤古智能和大牧人3家企業成功過會;6月22日至30日的9天時間內,沃隆食品等6家企業IPO申請獲中國證監會和交易所受理。截至6月底,青島境內上市公司已達59家,居省內第一、北方城市第三位;擬上市公司為34家,除已過會待注冊或核準3家企業外,還包括在證監會或交易所待審核企業13家,在青島證監局輔導備案企業18家。
擬上市公司不斷增多,是今年資本市場半年報的一大亮點。據悉,僅6月份,就有沃隆食品、海力威新材料、青島青禾、以薩技術、三祥科技、雷神科技6家青企集中提報了上市材料。而青島證監局也克服驗收申請集中、人手緊缺的困難,調配人員力量,加班加點,主要負責人專門帶隊密集調研走訪在審和擬申報企業,了解公司審核和申報進展、業務發展情況,聽取意見建議,提醒公司夯實主業、規范運作、防范風險,在6月底之前集中完成6家企業輔導驗收,推動進入上市審核程序,創出了9天6家青企IPO申請獲受理的“青島速度”。
不斷優化轄區多層次資本市場生態,堅持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一體推進,優先支持優勢產業、優秀企業、優良資產上市,是今年證監局亮出的半年報中另一大成績。過去的半年時間里,青島證監局圍繞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等開展深度摸排,建立動態儲備庫,加強梯隊建設。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為北交所上市培育重點,通過整合培訓資源、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協作機制等方式,打造“基礎服務群”“內生潛力群”“上市培育群”三類后備資源“生態群”,梳理出10家符合北交所條件的掛牌公司、22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的北交所意向企業。
貸款規模率先突破2.5萬億元,私募基金規模實力不斷增強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也是金融的宗旨所在。今年上半年,青島金融業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的同時,也交出了自己的靚麗答卷——貸款增速保持在10%以上,貸款規模在全省率先突破2.5萬億元。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半年報的一部分由青島金融局繼續深化“春雨行動”和“春風行動”來成就。據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今年上半年,青島金融局深化服務實體經濟“春雨行動”,開展專題對接行動、開通融資服務專線、組建金融輔導隊,持續提升融資保障水平,推動金融業靶向發力實體經濟融資,從而實現了貸款增速保持在10%以上,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保持在20%以上。在繼續深化“春雨行動”的同時,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助企紓困關鍵環節,密集推出支持制造業發展、貸款獎勵等系列“政策包”。提前謀劃并組織開展專題融資對接30余次,構建起“熱線咨詢+金融輔導+平臺對接”融資服務新模式。全面摸排1.2萬家專精特新、規上工業等重點企業融資需求,提供各類融資保障超過2000億元,推動貸款規模在全省率先突破2.5萬億元。同時,青島金融局也在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春風行動”,持續激發創新發展活力。持之以恒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爭取意才證券、魯花財務公司等重大項目取得突破。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半年報的一部分則由私募基金成就。眾所周知,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管理基金數量、管理基金規模是衡量一個城市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的三大關鍵指標。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青島上述三大指標持續飄紅: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達437家,管理基金1938只,首度進階全國第9位,基金管理規模達1785.94億元,連續五個月增幅超過40%,而這也意味著落戶青島的私募基金規模實力不斷增強,優質機構加速聚集。另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月報,截至5月末,青島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居北方城市第2位。月報還顯示,5月末,青島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437家,管理基金1938只,較年初增加206只,同比增速62.18%,增速居全國第2位。管理規模1785.94億元,居全國第13位,較年初增加146.55億元,較上月增加8.49億元,同比增速40.39%、增速居全國第3位。
今年上半年,青島金融業在項目招引“攻堅戰”和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據悉,今年上半年,英大泰和人壽青島分公司、和融期貨青島分公司和寧證期貨青島分公司3家持牌金融機構落地青島,青島金融機構總數達289家,恒豐理財也將于近期開業。積極爭取金融創新試點政策,獲批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獲準成為全國首批養老儲蓄試點城市。
此外,今年上半年,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積極統籌推進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深入踐行“支付為民”理念,將提升賬戶服務、推動支付降費和優化農村支付環境作為穩定經濟發展、實現惠企利民、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截至5月末,全市銀行機構降費規模1.29億元,惠及90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創投風投中心建設全面起勢,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區創建有突破
青島作為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今年上半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22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集中簽約項目44個,《關于支持創建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出臺……
今年是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建設三周年,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不僅成為創投風投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和青島的城市名片之一,也成功搭建起青島金融業“雙招雙引”大平臺。據悉,今年大會以“創投風投創時代,創新創業創未來——打造創新發展新引擎,構筑科技策源新高地”為主題。開幕式上,青島市政府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簽約,北京證券交易所青島服務基地揭牌,集中簽約項目44個。在簽約項目中,基金落地項目30個,規模達572.35億元。2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12個,其中,國盛資盈綜改(青島)產業投資基金和上合雙循環產業發展基金兩只基金規模達到100億元;簽約項目中有兩只跨境基金,分別為山東魯商鄉村振興QDLP產業基金和青島成為國計QFLP股權投資基金。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和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是青島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推出的改革創新政策。
今年的大會還發布了《全球創投風投年度白皮書(2022)》?!度騽撏讹L投年度白皮書(2022)》認為,作為中國新一線城市,青島近年來提出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出臺了極具競爭力的創投風投發展政策,將青島打造成了創新創業的熱土,三年來,青島創投風投中心建設全面起勢,呈現出了創投風投行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為了將金家嶺金融區打造為國內領先、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區,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和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近日出臺了《關于支持創建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推動金家嶺金融區在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數據要素潛能釋放、金融服務提質增效、金融科技治理體系、關鍵核心技術應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人民幣應用和金融科技發展等方面全面發力。
據介紹,《意見》聚焦示范區金融科技創新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支持示范區加強軟硬件環境建設,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在示范區設立金融科技公司;成立數字金融研究院和數字金融產業聯盟,制定數字金融產業政策,促進示范區數字金融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鼓勵在青高校設立金融科技專業;積極推進金融科技標準在示范區的應用,加強金融科技風險監測和防控。同時,《意見》還支持示范區在重點領域的先行先試,大力推動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探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助力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提升財富管理水平。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文鴻飛 圖/CFP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