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島城民企已成上市“主力軍”
半島全媒體記者 白菊
民營經濟是衡量一座城市經濟活力及創造力的重要參考指標,在1月19日的全市民營經濟工作座談會上,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善武用一個個數字描繪青島民營經濟的可喜成績,“2020年,民營經濟貢獻了我市57.5%的成績,64.9%的進出口,63.6%的境內上市公司數量,66.8%的稅收,已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和‘主力軍’!”
過去一年,青島資本市場迎來高光時刻,資本之水加速聚集,民營企業不斷注入內生動力,表現亮眼。
多家上市民企
邁入“百億俱樂部”
據記者粗略統計,在青島上市企業中,國有企業市值“頂天立地”,而民營企業占據29個席位,數量多。截至2021年1月19日,29家青島民企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000億元,在青島轄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中占比近三成。在島城29家上市民企中,特銳德以330.3億元的市值一騎絕塵,躍居榜首,賽輪輪胎、森麒麟位列二三位,市值分別為231.89億元、163.85億元,此外,漢纜股份、盈康生命、東方鐵塔、海容冷鏈等四家民營企業也表現亮眼,市值紛紛破百億。
充電樁龍頭特銳德的在建及上線運營充電樁數量居行業第一,子公司特來電充電樁保有量和充電量亦穩居第一。根據特銳德發布的2020年半年報,特銳德2020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26.46億元,同比增長11.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97.87萬元,每股收益為0.0100元。
營業收入在100億元以上,被視為入圍山東民營企業100強的門檻之一。在2020年的山東民企百強榜中,島城12家企業榜上有名,比2019年增加4家,其中新華錦和利群集團兩家上市公司包括在內。新華錦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9.3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94.80萬元,每股收益為0.0929元。
民企連續兩年奪得
青島資本市場“開門紅”
民營經濟不斷為青島注入強勁的資本活力,1月11日,青島征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正式上市,實現了平度市主板上市企業“零”的突破,也是2021年青島首家上市企業。
據中國機械零部件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至2019年,征和工業在車輛鏈系統、農業機械鏈系統及工業設備鏈系統市場的占有率穩居國內企業前三。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較2019年同期增長18.8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7.7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8.62%;2020年7~9月,公司營業收入較2019年同期增長32.2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0.2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2.03%,公司業績水平保持增長態勢。
回顧2020年,青島資本市場迎來高光時刻,威奧股份率先登陸A股,成為2020年青島轄區首家上市公司,隨后,酷特智能、高測股份和森麒麟先后上市,資本市場青島軍團再添新丁。截至2021年1月19日,森麒麟市值達到163.85億元,四家新增上市民企總市值達到282.99億元。
數據顯示,酷特智能收入包括定制服裝類、防疫物資類、咨詢改造類以及其他,酷特智能2020上半年公司服裝業務實現收入1.35億元,近年來服裝業務收入中有40%~45%來自于國外銷售,55%~60%來自于國內銷售。2020年上半年,酷特智能新增防疫物資生產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口罩、隔離衣、口罩切片機,投資建設醫療器械生產線,防疫物資生產業務收入2.26億元,占公司上半年收入的60.71%。
制造業站C位
輪胎企業持續向好
在青島上市民營企業中,制造業占比最大,“領頭羊”趨勢愈發明顯。其中,青島金王、東方鐵塔、國恩股份、賽輪輪胎、康普頓、海利爾和威奧軌道屬于資源加工工業,總市值約556億元;新華錦、英派斯、日辰股份、酷特智能屬于輕紡工業企業,總市值約144億元;軟控股份、漢纜股份、海聯金匯、特銳德、匯金通、海容冷鏈、國林科技、森麒麟和征和工業專注于機械電子制造業,總市值約479億元。
輪胎制造企業賽輪輪胎和森麒麟位居上市民企市值榜單前三甲,公開數據顯示,賽輪集團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11.63億元,同比下降1.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73億元,同比增長23.40%,每股收益為0.4600元。
資本市場“后浪”奔涌,被稱為輪胎行業“茅臺”的森麒麟交上上市后首份答卷,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42億元,同比增長4.65%;凈利潤7.16億元,同比增長35.63%;每股收益1.23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凈利3.31億元,同比增長73.47%,在國內經濟回暖、汽車銷量增加、出口向好等因素加持下,輪胎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持續向好。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