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小伙放棄海外讀博回鄉創業 如今成“領軍人才”
日前,記者來到青島超瑞納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一個二三十平方米的實驗室里,85后海歸趙屹坤帶領幾個90后年輕人,正在進行碳納米管技術的研發工作。這個看似低調內斂的年輕人,卻有著一系列“高調”的頭銜:他是美國杜克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泰山創業領軍人才、青島市總工會創業帶頭人……
1988年出生的趙屹坤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萊西人,2011年,他從北京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后,赴美國杜克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也就是在這里,他跟著他的導師第一次接觸到碳納米管合成技術,并因此與碳納米材料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3年,趙屹坤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又繼續在美國杜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與此同時,他還一直關注著國內碳納米技術領域的應用與開發情況。當他了解到該項技術在國內已經將碳納米技術率先應用到鋰電池行業,這個年輕人“呆不住”了。“聽說國內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年輕人創業的政策,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可以將我學到的理論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當中。” 趙屹坤告訴記者,他毅然決定放棄讀博,回國加入到創業大軍當中。
2015年8月,趙屹坤攜幾個90后年輕人組成技術團隊,與青島魯宏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合資創立青島超瑞納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擔著100噸納米管項目的建設和生產工作,并擔任公司負責人。“我們的研發團隊平均年齡都在二十幾歲,最小的才21歲,我是屬于年齡最大的了。”趙屹坤告訴記者,別看團隊人員年齡小,卻擁有國內領先的碳納米材料生產和提純技術,并且獲得核心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四項。“與傳統炭黑材料相比,將碳納米管應用到鋰電池中,添加量僅為原來的20%,充放電速度卻能提高幾倍。”趙屹坤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主要致力于碳納米管粉體生產、碳納米管純化、及碳納米管水性和油性導電漿料的生產,同時針對市場需求開展新品研發,包括石墨烯導電漿料的研發等,預計今年年產值可達到5000萬以上。公司前期已與多家新材料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及訂單協議,與國內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發機構共同承擔研發項目。
創業時間雖短,趙屹坤卻收獲了很多榮譽。2016年10月,他獲得萊西創業創新成果大賽二等獎;2016年11月,青島市總工會授予趙屹坤“青島市總工會創業帶頭人”的榮譽稱號;2017年5月,趙屹坤被評為“萊西市第十三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17年9月,趙屹坤成功申報了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科技創業類;2017年10月,公司被青島市總工會評為“青島市創業示范基地”并通過驗收。
“做我們這一行的半年不搞創新,技術就落后了。”談起創業經歷,趙屹坤告訴記者,公司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資金與技術創新。 “下一步,我們不僅局限于碳納米材料在鋰電池領域的應用,還將加大產品在散熱涂料、復合材料等方面的推廣與應用工作,爭取在工業生產第一線研制開發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并取得顯著經濟或社會效益。”談起未來的規劃,趙屹坤說道。
(記者 張晉 通訊員 侯義鳳 李楠 文/圖)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