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轉變工業發展方式、調整工業發展結構,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我市確定重點發展軌道交通、食品、機械裝備、橡膠、電子信息、服裝、石化、船舶海工、汽車、家電等十大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為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提供重要支撐。近日,記者從市經信委采訪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十大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規模產值接近萬億,整體呈現“九升一降”。
軌道交通產業增速最快
目前在中國的鐵路網里,往來疾馳的高速列車,有一半以上都誕生在青島的棘洪灘。這里曾經是一片荒蕪的鹽堿地,如今,它因為另一個名字——“動車小鎮”開始變得廣為人知。據統計,全國60%的高速動車、25%的城軌地鐵都是青島造,青島已成為中國的“高鐵心臟”,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正是我市推廣的十大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之一。
從今年的統計數據來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是這十大千億級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 “動車小鎮”集聚了中車四方股份、龐巴迪、威奧集團等100多家整車裝備及零配件配套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6家,被認定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我市計劃到2020年,軌道交通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到2030年達到2000億元以上。
記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十大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9991億元,同比增長5.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75.9%,高于去年同期0.9個百分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船舶海工產業受航運市場低迷影響下降明顯,總體呈現“九升一降”態勢。除了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前三季度的產值同比增長11.5%外,汽車產業同比增長9.6%、電子信息產業同比增長8.8%、食品產業同比增長7.4%、家電產業同比增長5.6%、橡膠產業同比增長5.4%、石化產業同比增長4.2%、機械裝備產業同比增長3.9%、服裝產業同比增長3.1%,船舶海工產業同比下降3.2%。
動調試驗線等項目已竣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大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項目中,前三季度,中車四方股份動調試驗線建設、軼騁軌道客車內裝模塊(一期)、南寧八菱汽配等60個項目竣工,完成投資114.1億元;中國移動青島云計算及互聯網研發基地、國軒動力電池等195個項目在建,計劃投資額1553.5億元;81個項目進入前期,計劃投資額409.6億元;3個項目注冊或簽約,計劃投資額7.6億元。
記者采訪了解到,中車四方股份動調試驗線建設屬于鐵路試驗線建設項目,整個項目分聯絡線和試驗線兩段進行建設,全長7226米。已經竣工的動調試驗線呈東西走向,全長4915米。作為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動車組/地鐵車輛的試車線,采用電力牽引,新增例行試驗折合300組/年、耐久試驗10組/年、研究性試驗4組/年、型式試驗8組/年的試驗能力,設計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該項目的竣工讓青島軌道交通產業實現產值目標再近一步。
工業產業集聚度持續攀升
“在宏觀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我市這十大新型工業產業依然保持整體增長,說明青島工業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青島十大產業中,只有船舶海工產業出現較大降幅,這與產能過剩與需求減少的總體環境有關。 2015年以來,全球航運及造船市場的整體形勢都不容樂觀,航運市場的低迷導致造船市場需求大幅減少,造船企業“接單難、盈利難、交船難”,海工產業同樣出現產能過剩日益嚴重、訂單需求不斷減少的問題,使整個船舶海工產業陷入低迷狀態。不過,與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相比,青島船舶海工產業完成產值的同比降幅持續收斂,上半年同比下降4.9%。
另外,我市工業產業集聚度也在持續攀升、整體向好。繼今年一季度我市工業產業集聚度首次突破60%之后,三季度全市工業集聚區運行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利潤總額實現較快增長,全市工業產業集聚度持續提升。 50個工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564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53%;完成工業產值8289億元,同比增長6.6%,高于全市增幅0.6個百分點;工業產業集聚度提高到62.9%,比上年度提高4.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413億元,增長7.9%,高于全市增幅近5.2個百分點。 記者 王婷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