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剛剛過去的三季度,國際原油市場上演了一出“二次探底”的大戲,累計跌幅超過20%。在供應過剩格局未改變的大背景下,專家認為,四季度國際油價仍難有起色。
今年三季度出現的這輪深跌被業內認為是“二次探底”。所謂的“一次探底”是指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一季度的那次大跌。那這次截至9月30日也就是三季度最后一個交易日,國際油價又以收跌而告終,整個三季度內,跌幅是24.2%,布倫特油價深跌23.9%。兩輪探底之后,眼前的國際油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已出現一半了,其中紐約油價同比下跌了50.5%,布倫特油價同比下跌了48.9%,也將近一半了。
在專家看來,伊朗原油解禁以及美聯儲加息都是國際原油下跌的預期的因素。廈門大學中國能源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今年二季度國際油價已經出現超跌反彈,其中4月單月漲幅就超過了20%。但是由于7月伊朗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市場擔憂伊朗將加大對外原油的出口。這使得國際油價再度出現了重挫。另外,此前市場擔憂9月份美聯儲可能加息,以美元計價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也都承接著加息的壓力,因此油價也處于下行通道當中。
很多專家認為這一次的深跌并不是最終的結尾,油價可能后來還會下跌。在四季度,甚至未來更長一段時間,可能這種低油價的狀態會繼續持續。易信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表示,當前市場仍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存在擔憂,與此同時,全球原油供應仍維持高位。其中,俄羅斯今年原油產量預期同比增加5.26億噸。美國原油庫存同比高出1.013億桶。在需求不旺的背景下,各個主要原油生產國都不愿意通過減少產量來推動油價的上漲,這也使得國際油價將長期承壓。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副所長陳蕊認為,目前全球石油市場出現了四個“新常態”:一個是基本面持續寬松,這一狀態他說未來三到五年仍將維持;第二是隨著國際經濟貨幣政策的轉變,美元進入升值周期;第三是隨著美國石油產量和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其對整個油氣市場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在不斷提升;第四是歐美主要國家都在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使得投機基金操作受到限制。這一些因素綜合起來,很多業界專家都認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國際油價很難出現快速的回升,預計在2020年前都可能處于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平。
總體而言,專家認為“二次探底”仍然沒有結束,四季度甚至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能還會出現低迷的狀態。專家認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在2020年前這一段時間內,油價可能還會處于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平。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