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發布公告稱,貨幣政策委員會2015年第三季度例會日前在北京召開,與二季度例會相比,本次例會多增兩部分內容表述,且均與防風險有關:一是國際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性上升,跨市場、跨地區相互影響,風險隱患增多;二是要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目前國內存在的風險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實體層面的債務壓力,房地產、基建投資下行,產能過剩行業產出品價格深度通縮。二是匯率端壓力,外匯占款負增長是否會影響到資產價格,是否也會影響到資金面,進而影響到銀行體系信用派生的能力,這都是后續政策需要觀察的。
會議強調,要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最新動向和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對于后續貨幣政策走向如何,市場普遍認為,由于穩增長仍是首要目標,因此,貨幣政策仍需寬松。中國銀行近日發布的四季度經濟展望中就表示,今年不排除繼續有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央行并可繼續通過PSL、SLF、公開市場操作等工具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