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匯金公司”)在中國貨幣網公告稱,將于9月11日發行2015年度第一期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發行對象為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資格的成員。
這是匯金公司5年來首次發債,債券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到期債券本金。早在2010年8月24日和9月16日,匯金公司曾分兩期發行了規模為540億元和550億元的中長期債券。
發債與救市無關
事實上,對于此單債券發行工作坊間早有傳聞,8月消息傳開后,被媒體解讀是匯金公司為了救市補充資金。
對此,接近匯金公司人士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此次債券發行是2015年度第一期常規發債計劃,債券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到期債券本金,與救市無關。
本期債券分為3個品種:其中品種一為3年期固定利率,招標發行金額130億元,品種二為5年固定利率,招標發行金額130億元,品種三為10年期固定利率,招標發行金額4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發債免于信用評級。
公告顯示,匯金公司本次發債計劃的債券聯席主承銷商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信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擔任債券牽頭主承銷商,共計48家銀行、券商機構擔任本次債券承銷商成員。
而該債券償還計劃和保障措施方面,本次債券的本息償還順序等同于匯金公司一般負債,先于匯金公司長期次級債務和股權資本。本次債券的本息償還資金來源于匯金公司控股參股機構的投資分紅、其他投資收益和國家相關政策安排。
至于本次債券的流行性安排,發行公告顯示,匯金公司發行的債券可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交易方式為現券買賣、質押式回購和買斷式回購。
匯金“家底”曝光股權收益為主
今年6月以來股市劇烈震蕩,匯金公司作為國家隊主力之一,多次在二級市場增持ETF和上市公司股票,“國家隊家底究竟有多厚?”一度成為市場的猜想。
而除了本次債券發行情況,匯金公司還在債券募集說明書中披露了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狀況。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匯金公司資產總額為31888.12億元,較2013年底增長20.20%。從總資產構成來看,90%以上資產總額主要由對控參股機構的長期股權投資構成。截至2014年12月31日,長期股權投資為29930.89億元,占資產總額的93.86%。
在營收和盈利狀況方面,2014年度匯金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100.63億元,較2013年增長12.34%,實現凈利潤4978.95億元,較2013年增長10.61%。其中,匯金公司的營業總收入主要由股權投資收益、資金利息收入等構成。2014年度匯金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為4877.20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95.62%。
在負債方面,截至去年底,匯金公司的負債總額為1612.2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06%。從負債構成來看,主要由應付股利、應付債券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組成,應付股利為暫未上繳中投公司的利潤,應付債券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2010年已發行的1090億元匯金債本金及當年計提尚未支付的利息。
而截至2014年12月31日,該公司應付股利為405.17億元,占負債總額的25.13%,應付債券為798.17億元,占負債總額的49.51%,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02.62億元,占負債總額的18.77%。
那么,匯金公司的股權投資收益主要來源于哪些機構呢?官網顯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末,匯金公司直接參股、控股金融機構19家,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集團、光大銀行、中國信保、中再集團、新華人壽、中國建設、銀河金控、申銀萬國、中金公司、中信建設、中投證券、光大實業、建投中信資管和國泰君安投資管理。
事實上,匯金公司作為國家出資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業內對其發展脈絡并不陌生。2003年12月成立于北京,代表國家行使對國有商業銀行等重點金融企業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注冊資本8282.08億元。2007年9月,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從人民銀行購買匯金公司的全部股權,并將上述股權作為對中投公司出資的一部分,注入中投公司。中投公司根據國務院要求持有匯金公司股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