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烏局勢沖擊全球供應鏈,新能源汽車要漲價?
(葛成)近日,俄烏沖突引發全球關注,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分別是芯片產業重要原料的氖氣和電池正極材料的鎳重要的資源商。在“缺芯少電”的背景下,氖氣和鎳生產能力的下降,是否會對全球汽車行業產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氖”荒“芯”不慌
實際上,全球汽車行業就受到“缺芯”困擾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據央視財經報道,受疫情影響,全球芯片產能持續下滑,加之部分經銷商囤貨,自2022年初開始,部分車規芯片已由二十元被炒至數千元,身價上漲超過百倍。
俄烏沖突則進一步影響了生產芯片重要原料氖氣的供應,加劇了外界對芯片行業產能下滑的擔憂。
氖是一種用于半導體光刻技術的惰性氣體,供應量不足將導致芯片減產,加劇全球缺芯形勢。據國際知名市場調研機構Omdia 的報告,烏克蘭擁有 Iceblick、Ingas 和 Cryoin 等企業,占全球氖氣供應量的70%以上。
不過,不少芯片巨頭對于氖氣的供應卻呈樂觀態度,三星、SK海力士、英特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均表示氖氣庫存充足,并示意外界不必太過擔心。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US)的發言人也向媒體表示,盡管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氖氣生產國,但阿斯麥使用的氖氣中只有不到20%來自該國。
氖氣、氙氣等惰性氣體其實是鋼鐵產業的副產品,可經由空氣分離設備分離生產。中國是鋼鐵生產大國。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資深分析師任路表示,目前,國內對于這些稀有氣體的純化技術已經實現了突破,生產工藝也比較成熟。即使相關供應鏈中斷,中國完全可以組織緊急生產以保障國內的供應。
電池遇“鎳”急
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制造的上游關鍵原料的鎳,同樣也將受到俄烏局勢的影響。
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盡管現階段俄羅斯的鎳產品出口暫不受影響,然若局勢持續惡化,短期內恐影響全球鎳供應,推升鎳價上漲,并進一步拉升終端如電動車產業的成本壓力。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2年1月發布的數據,2021年全球鎳礦產量約為270萬金屬噸,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俄羅斯,其中俄羅斯鎳礦產量占據全球總產量約9%(包括了低、中、高品位鎳),位居第三名。
鎳作為電動車動力電池制造的上游關鍵原料,在動力電池中主要用于三元正極材料的制造。
集邦咨詢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正處于加速階段,且三元動力電池占據了近一半的市場份額,意即車用動力電池所需的上游原料鎳需求將愈加旺盛。
受當前局勢影響,滬鎳期貨從2月24日開始也在震蕩上行走勢中。對此,華泰期貨表示,滬鎳價格沖高回落,短期或仍受俄烏沖突影響。目前鎳仍處于低庫存、強現實、弱預期的格局之中。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集邦咨詢認為,在供需緊張的形勢下,2021年中國電解鎳現貨市場價格已達每噸13萬-15萬元人民幣,2022年初已漲至每噸16萬-17萬元人民幣。
在機構看來,鎳的價格還有后續上漲的可能。集邦咨詢表示,目前高鎳系三元正極材料市場占比迅速提升,市場對動力鋰電池需求強勁,整體鎳庫存持續下降,目前全球精煉鎳庫存僅余10萬噸。
新能源汽車價格漲不漲?
從2022年開始,新能源汽車漲價的新聞就持續不斷,比亞迪、特斯拉、小鵬、大眾等車企都相繼提高旗下新能源汽車的售價,芯片和電池的成本壓力已經逐步傳導到了消費者層面。
此輪在“芯”荒和“鎳”急的共同作用下,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售價的預期也在逐步轉變。在相關機構和專家看來,國際形勢變化對于新能源汽車價格的影響目前并不明朗。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公開表示,氖氣供應出現問題確實會導致芯片產能下降,加劇全球缺芯現狀,但多數芯片公司表示已做好充足的準備,加速構建多元化供應鏈體系,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急劇供應短缺。目前,芯片行業供應能力已經得到大幅改善和提高。因此,俄烏沖突對行業帶來的沖擊可能并不劇烈。(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