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車置寶上花6萬多買車,最后錢車兩空
半島記者 孫桂東
近日,市民韓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反映,他去年12月15日通過二手車平臺南京車置寶平臺選中了一輛車。之后,他將所需的費用62450元全部打給了平臺。但是,賣家卻突然反悔,平臺說3到5個工作日就退款。這已經過了3個月,自己卻是錢車兩空。
事件>>>
交6萬多,最后車錢都沒有
韓先生說,車置寶二手車平臺類似于淘寶模式。賣家將車發布在平臺上,供買家挑選。買家選好車輛以后下訂單,將錢轉給平臺。等車輛過戶等手續完成后,平臺將錢款打給賣家。
去年12月份,韓先生在平臺上選中了一輛比亞迪-秦汽車,之后將62450元打到了平臺賬戶上。但是,賣家卻毀約了,表示不想賣車了。“這個情況,賣家是要支付違約金的,”韓先生說,自己跟平臺申請退款,工作人員回復說3到5個工作日就會到賬,耐心等一下就行。
沒想到這一等,三個月過去了,自己一分錢也沒有見到。韓先生說,他去青島的車置寶門店詢問,工作人員說會處理,再等等,一直沒有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后來,韓先生收到了一條信息。工作人員告訴他公司資金緊張,有一個替代的方案。公司客服發信息說,尊敬的車商您好,從3月15日開始提車時提車券抵扣欠款的規則變更如下:成交價0~6萬元,抵扣2000元;成交價6~10萬元,抵扣3000元;成交價10~15萬元,抵扣4000元;成交價15萬元以上,抵扣5000元。感謝您的支持,車置寶祝您收車愉快!
“我交了62450元,也就是說得買二三十輛車才能賺回這筆錢來,”韓先生說,平臺如今動輒扣住別人的錢,自己擔心如果再買車,錢會搭進去更多。而且,這些是自己的錢,平臺應該及時退還給自己。
調查>>>
車置寶被爆欠薪700余萬元
韓先生說,被騙的不止自己一個人,一些賣家也沒有收到錢。他們建立了微信群,全國各地均有被騙的人。天津市民孫先生于2019年12月30日,在天津婁山道車置寶門店與南京車置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簽訂《車輛受托收購合同》和《車輛成交意向合同》,當天收到1000元定金,并且把車交給了門店工作人員,根據合同約定3到10個工作日內,支付車款剩余30400元,但是至今沒有給錢。
不僅如此,據南京當地媒體《現代快報》3月14日報道,天眼查顯示,3月9日,南京車置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
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南京市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回應,今年1月15日起,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二支隊陸續接到35件反映該公司存在拖欠職工工資的舉報投訴工單,均按有關規定予以答復。1月16日,二支隊對車置寶公司立案查處。1月17日對車置寶公司下發《調查詢問書》,要求提供相關材料配合調查。
根據調查核實,南京車置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拖欠2019年12月份605名職工工資300余萬元;拖欠2020年1月份524名職工工資300余萬元。總金額高達700余萬元。
回應>>>
已經上報,等待進一步處理
3月15日,記者撥通了車置寶青島區域黑龍江中路分店渠道孫經理的電話。孫經理稱,他們已經將情況上報,具體什么情況還需要等待進一步處理。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員工,說了不算。隨后,記者又撥打了車置寶官方客服電話。但是,記者根據提示進行投訴建議,很快就顯示通話已經被掛斷。
記者就此采訪了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張寶清律師。張寶清律師介紹,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解決。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在消費者交款后,商家未交付交易車輛的情形下,消費者可以選擇繼續購買其他車型,也可以提出退還款項的要求,經營者應該依法退還,商家應當依法賠償消費者因此而遭受的其他相應損失”,張寶清律師說。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