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月MPV:自主MPV下滑明顯 應關注消費升級
2018年1月,在汽車整體市場迎來開門紅,得益于工作日的增加與春節前的購車熱潮,許多細分市場紛紛實現增長,但MPV市場卻再遇寒流。乘聯會數據顯示,1月MPV市場銷量為16.73萬輛,同比下降17.9%,環比下降28.7%,在乘用車市場中略顯“不合群”。
有分析機構數據顯示,1月狹義乘用車市場銷售平均價達到了16.2萬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0.8萬元,消費升級勢頭明顯,而自主品牌MPV作為市場的主力軍,價格區間普遍在12萬元以下,在消費升級與年輕化的浪潮中受到了挑戰。
2018年1月,汽車市場迎來開門紅,得益于工作日的增加與春節前的購車熱潮,許多細分市場紛紛實現增長,但“熱鬧是他們的”,MPV市場卻再遇寒流。乘聯會數據顯示,1月MPV市場銷量為16.73萬輛,同比下降17.9%,環比下降28.7%,在乘用車市場中略顯“不合群”。
物美價廉不敵消費升級 自主MPV遇挑戰
有分析機構數據顯示,1月狹義乘用車市場銷售平均價達到了16.2萬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0.8萬元,消費升級勢頭明顯,而自主品牌MPV作為市場的主力軍,價格區間普遍在12萬元以下,其領先地位在消費升級與消費年輕化的浪潮中受到了挑戰。
具體來看,2018年1月僅有6個自主品牌車型進入銷量榜前十。昔日的MPV“雙雄”五菱宏光和寶駿730銷量下滑明顯,其中五菱宏光1月銷量48475輛,同比下降19.39%,環比下降36.6%;寶駿730在1月僅售出18828輛,同比下降41.01%,環比下降43.06%,市場份額由15.76%下降至11.25%。其他自主品牌同樣受災嚴重,其中東風風行1月售出5911輛,同比下降17.2%;江淮瑞風1月銷售4772輛,同比下降25.04%;風光330銷量也有大幅度下滑,其1月銷量為4814輛,同比下降47.1%。
合資品牌方面則大多延續了2017年的增長態勢,其中別克GL8銷量為14608輛,同比增長34.18%,環比增長15.49%;兄弟車型GL6銷量為4214輛,環比增長5.85%;本田艾力紳1月銷量同比增長25.49%,至3997輛;奧德賽則以23.76%的降幅成為榜單中唯一同比下降的合資車型,其1月銷量為4241輛。
宋MAX半路殺出 或為市場帶來新思路
2017年7月底正式上市的歐尚A800被長安歐尚寄以厚望,也一度展現出了“黑馬”的勢頭,最終以累計銷量4.3萬輛的成績殺入了2017年MPV市場銷量榜單前十。但實際上,歐尚A800并沒能風光太久,在它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時,宋MAX于2017年9月半路殺出,至12月已成功躋身“萬輛俱樂部”,并擠進銷量榜前三;而歐尚A800則在10月以33輛之差與“萬輛”目標失之交臂。本月,宋MAX以14315輛的成績位居第四,而歐尚A800僅售出3828輛,跌出銷量榜前十。
宋MAX與歐尚A800
同為7座SUV,宋MAX與歐尚A800乃至寶駿730的價格區間重合度很高,空間、動力性、燃油經濟性方面的差距也并不明顯,然而大尺寸液晶屏、65寸“天幕”、乃至氛圍燈、雙溫區自動空調等自主品牌MPV中的“稀有配置”卻成了宋MAX吸引消費者的關鍵。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4S店銷售人員處了解到,宋MAX自上市以來并沒有采取過任何降價措施,由國際大師操刀的設計、獨具特色的配置便是他們最為倚仗的賣點。
宋MAX的“稀有配置”
近來,隨著鄉鎮居民用車需求的不斷提高,部分MPV為其脫胎于“微面”而帶來的所謂“低端形象”掣肘,市場份額遭到稀釋,并逐漸轉向貨運等商業用途;當價格低廉已不足以成為自主MPV的核心競爭力時,此前寶駿730的大賣和最近宋MAX的異軍突起就有著很強的參考價值。消費升級的浪潮雖然給MPV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但也為這一市場培育了更為成熟理性的消費者,自主品牌如果能在這個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市場中實現自我突破,想必能在品牌向上之路上前進一大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張羽)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